陆青闻言一惊,小乙笑道:“听说绍兴、苏州、金陵也有陆青班,就杭州的气韵像一些。”
陆青班早被他解散了,哪来的四五家分店?
他明白过来,想骂娘!
他问道:“公子爷,您拿我解闷呢?”
赵洵不置可否。
等到了黄家宅院,只见铺面靠街,旁有一巷,开了正门。门口黄掌柜来迎,阿沅下了马车,只见黄掌柜穿一件藏蓝色长袍,四十来岁年纪,宽脸,一团和气。
一行人进了宅子,也不往正厅走,而是穿堂过院,歇在一处三面向着园子的小厅,窗明几净,不分主客,家常坐下。
黄掌柜亲自起炉煮茶,荆溪茶壶、成宣窑十余种茶碗,待沏上来,茶色、瓷色不分,香气逼人。
赵洵、阿沅等啜饮过,黄掌柜道:“公子爷,这阆苑的新茶如何。”
赵洵道:“制法是阆苑的,茶却像小山的。”
黄掌柜笑道:“要说精通赏鉴,天下没人比得过公子。”
赵洵微微一笑,道:“水又是何处的?”
黄掌柜道:“颖泉的。”
小乙听闻,道:“颖泉到扬州有五百里,泉水经受奔波之苦,为何水不坏呢?”
黄掌柜道:“取颖泉的水,必得在静夜淘井,汲取新泉,封在瓮中。载舟归来,还得看天时,风向顺了,水没有受苦,自然甘洌。”
阿沅在旁听了,寻思道,又是一个痴人。
此时,黄掌柜的夫人来了,亲切热络。
阿沅起身,黄夫人仔细打量,道:“今日许多人都来看你。”
阿沅不解其意,赵洵望着她,道:“你过大生日,不能单请柴家。”
只有小乙最明白,公子爷将各处掌柜都请来了。
黄夫人又向黄掌柜道:“时辰也差不多了,我领儿媳去后边的席面喝酒,前边有你和儿子照看,等戏班子来了,再到听韵楼看戏。”
黄掌柜点头,阿沅本不怯,待她跟着黄夫人到了后边院落,只见花木扶疏处搭起彩棚,几十席的女客,到处是香粉浓脂,到处是锦衣彩袖,到处是珠翠钿黄,心里竟起了波澜。
黄夫人领着她,逐桌敬酒,她一个也认不得,都不知是哪家的夫人、媳妇。
那些夫人、媳妇个个满脸带笑地看她,在她背后笑语。
——咱不开窍的公子,原来喜欢这样的。
——看着不爱说话,是个老实孩子。
阿沅一个个都见过了,最后到了柴家那一席。
黄夫人同柴夫人寒暄,道:“家里孩子过生日,本不该铺张,折了她的福分,但我想着咱们这一群老姐妹,许久不曾聚着乐一乐,就借了她过大生日的名头,铺张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