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张张嘴,想起自己的遭遇,倒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文怡又继续道:&ldo;顾柳两家本是至亲,大伯母从京城回来,对柳家的事想必有所了解。我有心要探知一二,却又怡惊动了祖母,会累她老人家担心。可没才祖母出面,我们家还有什么人能为我做主?少不得厚着脸皮,拐着弯去打听了。我当然知道这不合规矩,可事关终身,又与我顾家名声有大干系,我也是没办法了,才会出此下策。&rdo;她抬头朝文慧苦笑,&ldo;我幼失怙持,自然比不得姐姐,有父母兄长为你筹谋。祖母年纪己经大了,我不能为她分忧,己是不孝,又怎能为了还未有定论的事,让她老人家伤心难过呢?&rdo;
文慧讪讪地,绞尽脑汁,才说出一句:&ldo;我不过是说笑罢了,倒引得你驳了这么一大通话,还红了眼圈,叫人看见了,倒象是我在欺负你似的……&rdo;
文怡这才发觉自己眼角湿了,忙掏出帕子擦去,笑道:&ldo;我也是有感而发。&rdo;顿了顿,&ldo;若换了别人,我是不会对她说这些的。正是因为六姐姐为人直率,又急公好义,我方才大着胆子诉两句苦罢了。姐姐只当没听见,忘了它吧。&rdo;她幽幽叹了口气:&ldo;三姑母身份尊贵,柳家也是世家望族,从来只有他们挑人的,哪有人敢与他们较真?自然是他们家觉得哪个好,就亲近哪个,改日觉得那人不好了,招呼都不用打,便寻别人去了。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女孩儿,哪敢抱怨一声?&rdo;
&ldo;我可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孩儿!&rdo;文慧心中狂叫。她早知道三姑母看中自己,想将自己配给柳东宁,在见到朱景诚之前,她也是这么想的,虽说后来改了主意,但柳东宁对她的痴心,她一直都看在眼里。如今虽说被罚去庵里清修了半年,但她自问并无错处,不过是鲁莽了些,运气又不好罢了,她以后行事谨慎些也就是了,但婚姻之事,只有她嫌弃柳东宁,没有柳东宁嫌弃她的道理!别人污蔑她也就算了,连知道实情的柳东宁都敢嫌她,做梦!
文慧气得再次重重地拍了桌面一下:&ldo;休要自暴自弃!你是我们顾家的女儿,怎能叫人欺负?!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出这口气!&rdo;
文怡忙道:&ldo;姐姐又胡说了,他家是知道匪劫之事的,你何苦惹恼了三姑母,若是她不管不顾地在外头胡说,你在京里要怎么待下去?!&rdo;
&ldo;怕什么?!&rdo;文慧一仰脖子,&ldo;我问心无愧,还怕她不成?!&rdo;
文怡劝她:&ldo;你不怕她,却要防她胡说八道,坏你的名声,以后你再想图什么好亲事,也难办了。姐姐向来是个聪明人,如何不懂这个道理?!忍一时之气,以图后事要紧。&rdo;
文慧听了,倒冷静了几分,想赵朱景诚,暗暗点头。等她成了事.再出这口气也不迟。她瞥向文怡.眼中带了几分赞许之色:&ldo;九妹妹放心,我是不会忘了你的.等到事成之后,我一定会为你做主!&rdo;
文怡心中好笑,却又怕她再闹.便胡乱应了。
不一会儿,天色暗了下来,船渐渐放慢了行驶的速度,船家见不远处有一小镇.便通知顾家管事,禀报上来,要停靠在那镇子的码头处。蒋氏应了.船慢慢驶了过去,却听到岸上一片混乱,有一大队人闹哄哄地聚在码头上.似乎在找什么人。
第一百零九章有人遇险
那些人大多数穿着一样的服色,有的手里拿了棍棒,有的则拎着粗麻绳,吵吵嚷嚷的,都快要跟岸边几艘船的人打起来了。管事的远远瞧见,担心会有麻烦,便急急叫那船家在离岸数十尺的地方停下,自己去给蒋氏报信。
蒋氏并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ldo;我们是官眷,又是外头来的,跟本地人毫不相干,何必怕他们?!大不了拿老爷的帖子去见镇上的主事人,或是直接找上青州知府,看他们敢不敢胡来!&rdo;这里附近最大的城市就是青州,那里的知府,正好是顾大老爷属下一个小官的族亲,先前出京时,她已经从丈夫那里听说了,因此并不把几个地头蛇放在眼里。
于老夫人却不赞同地道:&ldo;话不能这么说,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你瞧那些人的穿着,都是一样的服色,十有八九是豪门家奴。青州附近的大户人家,也曾出过几个人物,何苦为了一点小事,惹上他们?!&rdo;
便让那管事去问岸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要不要紧。
蒋氏不敢阻拦,那管事便出去远远向其他船上的人喊话,问了个究竟。
原来那些人是附近姚国公家老宅的仆役,今日主人家书房失窃,丢失了一样十分要紧的东西,下人追寻贼踪,到得小镇附近便不见了踪影,倒是有人听闻码头上出现过生人,听那形容,与贼人才几分相象,于是姚家家丁便追了过来。他们是早早探听过消息,得知那可疑的贼人就在码头上等候渡船,并未离开,因此包围了这一片码头搜索,不料搜了半日,却始终搜不到人,那带头的管事怕主人家怪罪,已轻开始勒令下人搜查在码头上停靠的过路船只了,这才与那些船上的人吵起来。
于老夫人听了回报,眉头紧皱:&ldo;姚国公府?姚家世代为宦,向来讲究行事中正,怎的下人行事如此嚣张?!&rdo;蒋氏忙道:&ldo;婆婆记错了,这不是姚园丈他家,想是郑王妃的娘家,与皇后娘娘家并不是一支的。&rdo;于老夫人这才恍然。
文怡姐妹等人这时已听说了消息,都赶到长辈跟前,闻得蒋氏如此说,文娟先发问:&ldo;郑王妃的娘家也姓姚么?若与皇后娘娘家不是一支的,那就不是咱们家亲戚了?&rdo;
于老夫人便道:&ldo;姚家也是大族,那姚国公府原也有过爵位,只是早就没落了,又与姚国丈分了家,多年来都住在原籍。合该他家祖宗有灵,到了先帝时,出了一个庶子,竟是个骁勇善战的,在北疆立下大功,又殉了国,先帝皇恩浩荡,便把他家的国公爵位重新赏了回去。
只可惜自那庶子之后,这国公府竟再无一个子弟有出息,若不是郑王母族势大,自己又有出息,今上担心他成了气候,也不会将姚国公家的女儿封为王妃。&rdo;顿了顿,&ldo;我们顾家与姚家虽是姻亲,到底隔了一层,这姚国公家与姚国丈家也是少有往来的,未必卖我们家的账,还是远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