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出梁庄记和定西笔记的区别 > 第103章(第1页)

第103章(第1页)

这是《父旨成全歌》。我清清嗓子,开了几句谱,非常不准确,&ldo;他屈膝在客西马尼园&rdo;这一句高音无论如何也唱不出。我找了一首曲调较为简单的赞美诗《慈父上帝歌》:

上帝待我有洪恩,

真是我慈爱父亲。

体贴我软弱,

安慰我伤心,

昼夜保佑不离我的身。……

忧愁变喜乐,

患难得安宁,

疑是无路自有光明门。

哈利路亚!

靠着我慈爱父亲,福乐来临。

这应该是中国人自己谱的曲子,旋律熟悉,有点民歌的味道,充满对苦难的倾诉和某种世俗的喜悦。我唱一句,她们跟一句,她们的神情严肃认真,如饥渴的小学生。一会儿,她们就自己唱了起来。这几位中年农村妇女拍着手,在暗淡的灯光下,专注地看着歌词,唱着歌,向上帝祈求安慰和体贴,希望&ldo;忧愁变喜乐,患难得安宁&rdo;。我的瘫子舅舅,他庞大的身体坐在轮椅上,如一个被囚禁的巨人,默默地垂着头。在赞美诗的歌声中,他睡着了。

唱完歌,已经是十点多钟。丽婶带着我,高一脚浅一脚,顺着村庄里的小巷道,往她那村庄尽头的家里走。遥远的城市朦胧的光,把这村庄衬得更加黑暗、寂寞和安静。

这村落里最后的房屋,

像世上最后的房屋一样寂寞。

想起小柱,想起那些我不认识的死在异乡的穰县老乡,觉得悲伤,但又自然。在这里住着的人们在经受着和梁庄相同的命运,不只是分离、思念和死亡,而是家园的丧失。这丧失是如此自然,随着时间一点点剥落,没有丝毫觉察,但一经外部眼光的审视,这几近分崩离析的生存立即呈现出它的残酷。

光亮哥、瘫子舅和传有他们,今年春节都不打算回家。他们也会上街割肉、买菜,然后下锅,烹炸各种食品,老乡们相互约着喝酒、串门、打牌、聊天。几个唱赞美诗的妇女也难得空闲,终于可以完整地学一首歌了。大年三十那一天,光亮叔肯定会骑着他的摩托车,带着丽婶和阳阳,&ldo;突突突&rdo;地开三十里地去传有家走亲戚,因为阳阳认给他们做干儿子,干亲是要在年三十那天走的。然后,他们喝啊、吃啊、聊啊,聊什么呢?聊梁庄。那个他们必须要回去的,也巴不得回去的,但是又不愿回去的,也回不去的家。

在万家窝子住了七天,其间送我来的朋友一直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走?他说,他都担心死了,这咋住啊?他一进门,闻到那霉味儿,就想叫我们走算了。我已经闻不到那霉味了,但觉得也已忍耐到极限了。是的,忍耐。

沿着来时的路程,我们又上了高速公路,看到了宽阔无边的蔚蓝大海,缓缓低飞的白色水鸟。朋友让我们住进军区的干休所。德国建筑,尖顶、红瓦、白墙,有宽阔的门廊和客厅。花坛里,几朵艳红色的玫瑰花斜伸着,饱满的花朵精神抖擞。在一丛低矮的草中央,一朵圆绒绒的、白色的、雅致的蒲公英完好无缺地昂然独立着。

我沉沉入睡,没有梦,没有辗转。

第二天清晨起来散步,沿着坡路往下走两三百米,就来到青岛的第一海滨浴场。左边远处,灰色天空的背景下是半圆弧形的两栋高楼,金属灰的,凛然、高尚、动感,充满着对未来的渴望和想象。江面雾气滞重,太阳没有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而是苍茫遥远,在水天一体处弥漫着灰色朦胧的光。这是洁净、温暖、宽阔的海滨浴场,这是干净、雅致、有历史感的青岛。

有一天,我翻看相片,看到那天站在青岛第一海滨浴场的我。厚厚的眼袋,遮掩不住的疲倦,但是却很安然,是极度思虑后的放松。

我思虑的是什么呢?我又为什么那么如释重负?其实一切已经开始模糊了。

第九章梁庄的春节

当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我们将长眠在她那苦涩的泥土之中。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故乡之歌》

&ldo;老党委&rdo;

2011年农历腊月初十的早晨,&ldo;老党委&rdo;奶奶在梁庄去世,享年99岁。

&ldo;老党委&rdo;是村中人对这位老奶奶传奇般的家庭统治一种戏谑的称呼。在福伯家里,只有一个中心、一个主意、一个思想,那就是&ldo;老党委&rdo;。福伯对自己的母亲言听计从。梁庄人爱讲一个场景:八十多岁的&ldo;老党委&rdo;坐在手推车上,让六十多岁的福伯拉着自己上街,颤巍巍地从大褂里面的一个口袋里掏出藏在手帕里的钱,给家里买菜。那时候,她还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

&ldo;老党委&rdo;在梁庄声名赫赫,不只是她的长寿,更是她铁一般的家庭统治力。早年经济困难时期,她安排全家的生产劳动,安排每天的饭食搭配,仔细计划每一分钱的花销,以应付这十来张都要吃饭的嘴。她要求她的五个孙子和两个孙女走有走相,坐有坐姿,绝对不能出去惹事,绝对不能自己找对象,绝对不能打架。凡在外打架者,回来先向她下跪。

在&ldo;老党委&rdo;的组织下,福伯家有条不紊,长幼有序,不但安然度过艰难岁月,并且成为那年代村中少有的殷实家庭。&ldo;老党委&rdo;一家的孙子孙女们,也总有格外的温文、通脱和安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