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晏晏瞪眼,她也就说了那么一嘴,乔潇这个小喇叭就把她的玩笑话传开啦!
真正开始在探方上工作,神圣感油然而生。
考古,是一件极其严谨,锱铢必较的事情。
刘教头说:“干考古,只要上手,绝不能有半分侥幸。”
因为一铲子下去的不小心,毁坏的可能是上百年,上千年的遗存。
所以不论平时同学们多么调皮捣蛋,到了工地都是认认真真,偶尔会有偷懒的同学,但绝对没有不认真对待遗址的同学。更不要提,现在要和丝毫不懂考古的民工师傅们一起工作。
帮助褚云和林晏晏清理工地的是一位胖乎乎的姓张的民工阿姨,看着头发都白了大半,其实也只有四十八岁。
林晏晏叫她,张阿姨。
她听着别扭,硬是是说,“别别别,叫我大妈就行。”
于是,张大妈就这么正式上岗了。
在张大妈身上,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劳工妇女的朴素和热情。
她说她儿子丈夫都去外地打工了,她留在家里照顾婆婆,婆婆身体也不差,没事就去打麻将。
她闲着没事,看见考古队招工就来了。
就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赚点钱。反正也不累,我平时也种地的。”
考古工地这边如火如荼,遗址保护区外,疆大的同学们也在来的路上。
他们是新闻系的学生,一组四个人,两男两女,一个大四生带着三个大二大一的学生。
江洋得到消息准点就在遗址门口等着了,远远就见几个人扛着摄像机拎着大包小包走过来,设备还挺齐全,像模像样的。
他连忙上前打招呼,对着领头的男生说:“你好,是邓秦同学么?我是江洋。”
邓秦长得浓眉大眼,也是个帅哥,赶忙和江洋握手:“您好您好,我是邓秦。”
说着又开始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是彭静宜,这是方雪,这是张耀,我们都是疆大新闻系的学生。”
“你们好。”江洋笑得客气,看着他们身上背着的大包,领着他们往里走,“咱们先去放下行李,再去考古工地可以么?”
“当然可以!”邓秦没有异议,又对身后的同学说:“走吧。”
后头三个人中,张耀抬步就跟着上前了,彭静宜犹豫了一下,方雪连忙跟上,表现得最为积极。
方雪今年大一,能参加这次实习,多亏了她平时在新闻系里表现突出。
邓秦是新闻社的社长,今年大四,眼看就要毕业了。新闻社的下一任社长,就要从他们三个里选出。
三分之一的概率,她一定要赢。
这时候,她没想到自己能遇上林晏晏。林晏晏也没想到,自己会再遇上她。
冤家路窄,隔了几千公里,还是碰了个正着。
其实,林晏晏一开始没认出方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