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蕴如眼波朝谢幼卿那儿一转,然后微微低下头,轻声道:“谢哥哥说我是念想太多,有些心神不宁。让我将《省心录》慢慢抄写几遍,便能静心宁神了,而且《省心录》是启人智慧的书,为人处世若能增些智慧便可少些烦恼,再则谢哥哥想看看我的书法如何,我抄写了交给他看他好指点我进步的。”
这么一说,倒惹得王文龢又添了一些对她的怜惜,想起她父亲如今还在牢狱之中,母亲又去了苏州几月未归,她一个小小的女娃,家庭受创,前途未卜,确实容易胡思乱想导致身体虚耗。
只不过,他看向谢幼卿的目光却是有些微微闪烁,谢幼卿的神情依然很淡,王文龢点了点头道:“三姑娘,世事多想无益,读书写字倒是裨益身心,老夫这还有很多好书和名人法帖,你有时间都可上老夫这儿来,幼卿若忙,老夫也可以提点提点你的书法。”
谢幼卿轻抬眼角瞥了沈蕴如一眼,嘴角噙了一丝冷笑。
沈蕴如自动略过这寒芒,她只不过适当修饰了一下言辞,并未篡改她要罚抄书的事实,难道她要向老先生状告他这个好学生人后的刻薄冷酷吗?
王文龢咳嗽了几声,然后站起身,“你们先坐着,老夫去给三姑娘拿书。”
沈蕴如礼貌道:“有劳老先生了。”
王文龢离开后,偌大的淮安堂里就只有她和谢幼卿两人,沈蕴如感到有两道寒芒直直地射向她,不用看也知道,这位祖宗浑身上下写满了他不高兴。
他故意占着老先生谈论学问,让她在旁边坐冷板凳,这事她也有意见呢,而且意见大得很,沈蕴如低垂下眼睛,只顾着小口小口地喝茶,避免和他对视更不想和他讲话,至于讨好他的事,还是等她回去好好消化今日下午的事再说吧,现在她只想拉一道帘子把他屏蔽了去。
“沈蕴如——”空气里突然飘来谢幼卿淡漠又散漫的嗓音。
“啊——”第一次听他连名带姓地喊她的名字,沈蕴如险些呛了嘴里的茶。她的眼睛如小鹿一般略带了一丝惶恐地看向他。
谢幼卿漆眸里隐隐含了几分生气,“给我老实点儿,少在老师面前演戏。”
这是什么态度,沈蕴如噌的又火起了,凭什么对她一副管教的口气,好像他是天神在上,把她踩在脚底下是理所当然一样,沈蕴如在心里不住地对自己说息怒息怒,她怕自己真的忍不住要拍案而起了,她轻轻磨了几下牙,挤出几分笑意道:“谢哥哥,噢,应该是恩师,多谢恩师教诲,蕴如知道了。”
谢幼卿唇角勾出嘲讽的弧度,“恩师?”
沈蕴如笑得脸疼:“是啊。谢哥哥不仅是我的救命恩人,还指导我修身养性,有如我的人生之师,所以简而称之是恩师。”
果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谢幼卿目光盯着她,冷笑道:“怎么,你自认我为恩师,是想跟天子做同门?”
真是好大的口气,还把天子搬出来了,沈蕴如有被这名衔给压到,忙露了一丝惊慌,暗暗咬牙道,“不敢不敢,我万万没有这个心思,我的意思是多谢谢哥哥方才的教诲,让我受益良多,一定会牢记在心的。”
迟早得被他气到折寿。
谢幼卿早已领教过,这小姑娘的嘴,是骗人的鬼,他目光里带了几分逼视,“别以为我看不清你的那点心思,为了接近我,还有什么是你做不出来的?”
难道她来老先生这的目的已经被他看出来了?沈蕴如被他逼人的目光看得有点不知所措,只得装可怜道:“谢哥哥,我知道你嫌我烦,你这样的人物,本不是我能高攀得起的,可是你对我恩重如山,我是一定要报恩的……”
谢幼卿微微皱了皱眉,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情,这时门外王文龢的脚步由远及近,他更懒得再说什么了。
王文龢进来,笑眯眯地将书拿给沈蕴如,沈蕴如接过书,不过是小指盖头的厚度,心里又松了一口气,于是向王文龢告谢,“多谢老先生,天时已晚,蕴如先回去了,过两日再来看老先生。”
王文龢神色和悦,“嗯,有空常来。”
见沈蕴如离开淮安堂之后,王文龢侧过头对谢幼卿笑着道:“这小姑娘,人还蛮有意思的。”
谢幼卿和王文龢对视了一眼,淡淡道:“学生倒觉得,她能省点儿心便好了。”
王文龢哦了一声,没再说下去。
从王文龢那出来,谢幼卿便回了湉园。
他来到地下密室,两个溵澜司侍卫早已如影子般闪现在他的身后,他负手站了一会儿,淡声道:“去查查沈夫人的路程,几时能到京?”
第32章担心谢幼卿的安危
沈蕴如从王宅出来,便吩咐车夫直接回了仁安胡同的私宅,哥哥和嫂嫂昨日便回了侯府,今晚本来应该回侯府同哥哥嫂嫂一块儿吃个晚饭的,但想着还有三十遍的省心录,沈蕴如实在没什么心情。
《省心录》是前朝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所写,他的心得,的确处处透着超脱的人生智慧和道理,沈蕴如在马车上随便翻了几下,正要合上,便看到其中一句跳了出来,“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即有大不称心者在其后,知此理可免怨尤”。
沈蕴如叹道,果然是处世修身的宝训,用书里的话来说,她近五年因为时运不好,灾祸缠身,小命都有点难保,然而在这重重的磨难之下竟发现了谢幼卿就是她命中的大“喜神”,这倒是个好消息了,但这人偏偏是谢幼卿,这又等于给她设了重重的困难,因为谢幼卿十分地挫磨人,但只要她拿出越挫越勇的精神,连谢幼卿都能攻克得下,往后做什么事还会不顺呢,这其实也是吃苦在前头,享乐在后头的意思,如此一想,她的确心平气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