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李鸿章传的主要内容 > 第1章(第2页)

第1章(第2页)

五、&ot;山穷水尽疑无路&ot;‐‐晚年政治生涯

1、环游欧美五国

2、同情、支持康梁变法

3、镇压&ot;义和团&ot;、支持&ot;东南互保&ot;

4、签订《辛丑条约》与

在民族屈辱中升天

一、一心走仕途的青少年时代

1、耕读家世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1823

年2月15日(清道光三年)生于安徽合肥东乡大兴集一个世代&ot;耕读之家&ot;

李鸿章先世本姓许,自江右湖口迁至合肥合肥

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在美丽富饶的巢湖北岸,属于巢湖盆地,土地广沃,溏水停注,旱涝保收,&ot;民物殷富,俗尚勤俭而崇节义&ot;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请求收养迎溪次子慎所为嗣,迎溪欣然应允,慎所的子孙便改袭了李姓因而李门祖规为:&ot;许李二姓不准通婚,而与族外之李姓通婚则不禁止&ot;跟中国一般传统的中上农民家庭差不多,李氏世代以&ot;耕读&ot;为业李鸿章的高祖父李士俊,由于&ot;处家恭俭&ot;,从最初&ot;清贫无田&ot;发展到后来拥有200余亩土地但因

李家有钱无势,缺少政治靠山,所以时常受到人家欺凌李鸿章的曾祖父李椿,字凤益,处事&ot;不畏强御,申辩得直&ot;,从而逐渐改变了李家受人欺凌的状况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在两次参加省里组织的举人考试不中后,退居乡间课率子孙耕读,足迹不出家乡几乎达50年之久李殿华虽然凭借祖先余荫,继承了一部分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宗族繁衍众多,家大业却不算大,所以他能够分得的财产为数不多所以在现存文献中,往往有殿华役使佃户、雇工和家境贫困的似相抵牾的记载其子追忆说:&ot;凡田亩近坟冢,春耕(其父)必督佃户雇工坟旁多留隙地,无主者亦培土于其冢,使无倾塌&ot;殿华可能是个小地主,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谓&ot;耕读之家&ot;

李殿华生有四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

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但李殿华坚持&ot;耕读&ot;之家的根本,一刻也不放松对子弟的督教课读李鸿章父亲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生于1802年

李文安启蒙后,与其兄一同由父亲亲自督课,每当作文写成之后,父亲必先加以详细审阅,指出其中需改进地方由于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ot;中下&ot;,所以其父让他随长兄李文煜读书在长兄的严格督教之下,其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根基自1822

年起,李文安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授徒

从1825年开始,数次参加江南乡试,多次名落孙

山后,终于在1834年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了戊

戌科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在封建社会,&ot;权&ot;能转化为&ot;钱&ot;,政治上得势,同经济上致富是密不可分的从此,一向以&ot;力田习武&ot;为业的合肥李氏宗族,由于李文安&ot;以科甲奋起&ot;,一跃而成了庐州一带的望族李鸿章母亲李氏,是合肥李洪漠的女儿,&ot;秉性淑慎,教子义方&ot;,堪称封建士人的贤妻良母她生有6男2女,经济负担比较沉重,但她克服种种困难,勤劳节俭,&ot;尺布寸缕,拮据经营&ot;有人担心她家人口众多,生活艰难,而她却坦然以对,声称:&ot;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嶷有立,岂忧贫哉!&ot;她克服经济上的种种困难,让诸子&ot;发愤读书&ot;,她唯一目的就是想方设法为几个儿子创造条件,让他们朝着&ot;学而优则仕&ot;的道路拼搏李文安有6个儿子2个女儿,李鸿章在兄弟间排行第二:长兄翰章,三弟鹤章,四弟蕴章,五弟凤章,六弟昭庆

总之,李鸿章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家庭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都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记,使他在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上也深深打上了家庭的烙印首先,这个家庭属于官僚地主阶级,但经济状况拮据,促使李鸿章知道生活艰辛,刻苦自励,锐意奋发向上;这个家庭政治权势不大,具有较为强烈的提高家庭政治、经济地位的愿望,促使李鸿章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其次,这个家庭推崇儒家伦理道德和&ot;学而优则仕&ot;思想,希望子孙&ot;策远志&ot;&ot;出风尘&ot;,成为清朝统治阶级的忠诚卫士这种特定的家庭环境和条件,推动着青少年时代的李鸿章按照&ot;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ot;这条传统的封建士大夫人生模式迈出一步又一步,并对他终生处世为人、服官治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也决定了他的基本人生志趣和归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