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探险]《超级细菌》作者:水行天下【完结】
一群人孜孜以求地研究,以图能够解决世界能源困局,不料却导致一种完全新型细菌的产生,带来一系列未曾意料到的后果,从而使人类卷入一场生死保卫战。
第一章新能源
海明市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中等新兴城市,坐落在一处半月形的海湾,呈南北长形布置。它有着新建城市的诸多共同特点:街道整齐划一、建筑物很新又时髦、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而且年龄又轻。许多人都拥有私家车,但公共交通也很完善,特别是那条贯穿南北的地铁快线,成为上班族的首先。这是一座富有勃勃生机的城市,北面是三至八百米高度不等的山峦,东面临海,南面和西面都是起伏的农田,一条水系发达的名叫普度江的河流从远处起端,穿城而过之后汇入大海。江的两岸留有宽度一百多米的绿化带,支流的绿化带也有五十米,像翡翠般将海明市装点。这里的维度约四十度,因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三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些身兼渔民和农民身份的人的聚居地,过着几乎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悠闲而宁静,即使有优良的深水也不曾想过晒制海盐。后来,由于优质的旅游资源,这里很快发达起来,四季皆宜:春天踏的是青、夏天玩的是海、秋天看的是叶、冬天赏的是雪。随之而来的是依托天然深水港的航运业。一些科研院所也相继建立起来,其中级别最高的是国家新能源研究院海明研究所。
眼下是入秋的旅游旺季,海明市此时无论远观还是近瞧,都是满目色彩斑斓,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花,点缀而不张扬,而那些先后变化颜色的树叶则将山野装扮得多姿多彩,从树梢到地面。
海明所由几幢二到五层不等的建筑物组成,坐落在一座矮山的半山腰的平地上,远可将整个海明市和海湾一览无余,近则有伸手可及的花草树木,一条山涧在这里形成一个面积约十亩的水潭,水流马路下的涵洞下山之后经过一小片农田,渐渐变宽,成为普度江的一条小支流,海明河,穿越市中心最繁华的边缘而过。海明所建成之后将这无名水潭取了个潜龙潭的威武的名字,但水量不大,更由于它每年春末和深秋两季承接山林树叶腐烂而成的污水,水中只有一些小鱼。这点不足并没有影响整个安静适宜的环境,反而常常让人误以为是座度假村。最让外人所不知的是海明所肩负特殊的使命,开辟一个模式,将海明市建成一个完全不需要石油和煤等矿物能源的城市,实现碳的零排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免受石油价格高企的负面影响,也会有利于海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日渐显现的环境保护问题:自身污染情况的加剧和污染物的输出。
通过计算机模拟,海明市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都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将太阳能和生物能转为可以直接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生活所需的能源。为此,海明所成立了很多课题室,有些专注于对传统技术优化,比如沼气技术和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技术、太阳能利用、风能开发、潮汐能研究等。这些领域尽管技术成熟,但在大幅度提高能量转化率,特别是矿物能替代可行性方面进展一直很慢。渐渐地,人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新技术上,生物工程就是其中最给予厚望的领域。人们希望能够找到将各种各样的生物能源直接高效率地转化成诸如石油、煤炭或者沼气等形式的能源,这样的话就不会对人类现有生活方式进行大的改变。
生物工程处下的各课题室位于海明所的三号楼,又分成好几个专题小组,有传统的沼气室、乙醇室等,也有基因室等运用新兴技术手段的。该楼是所里占位最佳的:正面是大院,后面就是潜龙潭,稍远处则可以看见满山的树木,几乎伸手可及。不久前,行政部还很艺术地在潜龙潭旁搭起了三只用稻草做顶的错落有致的凉棚,很有一份复古的韵味,让所有人都感新奇。
这天是当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上午,生物工程处在大会议室有个例会,进行月度总结。各传统专题室汇报了各自的进展,包括简化工艺、提高效率、扩大适用原料等。尽管都取得一定的改进,但离终极目标似乎很遥远,仍旧没有根本摆脱传统技术。不过,让大家寄予厚望而又没有丝毫进展的是基因室,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符合预设目标的新菌种,所做的试验结果最终都滑落到了传统方法上,或乙醇、或沼气。
作为基因室领头的王海盛,年届四十,一直都很困惑,怀疑基因是不是真的能够像人们所希望的、如同用转头砌房子那样拆开之后随便组合,产生新的菌种,从中筛选合适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拼接起来的基因根本没有活性,偶尔发现能够生存的,效果上却和传统的那些菌种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几度萌生退意,将自己的队伍解散分配到其他课题室,但比他年长的马所长坚决让他坚持下去,言明哪怕十年二十年不出任何成绩也要继续研究,不必在意既定的目标。像之前所经历的那样,王海盛重拾信心。
下午,王海盛带领属下十人把会议挪到潜龙潭旁来开,希望能够激发灵感。
&ldo;就像研发新药品,不知道哪种分子式的物质具有药效,开始总是难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嘛!&rdo;王海盛极力鼓励大家,&ldo;我们要拿出地球之初化学汤进化成原始生命的精神契而不舍,不要轻言放弃。&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