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朱可夫指挥了那些战役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朱可夫和总参谋部制订出一项苏联酉部边界详尽的防御计划。这项计划划分了每个集团军的防区,而且划出了第一梯队每个师的防线。除了苏芬边界的最北段,部队仅仅掩护一些孤立的地段以外,沿整个边境组成了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每个集团军的所有步兵师都部署在边界附近,通常是部署成一条线,担负打退敌人进攻的任务。每个集团军的第二梯队的编戌内,有一个机械化军,其任务是消灭突破边界阵地的任何敌军。

5月,朱可夫命令一部分红军集中到比较靠近边境的地区。但是由于运输工具不足,部队调动缓慢。各条铁路按照和平时期的时刻表运行,有些指挥员似乎缺乏必要的紧迫感。

朱可夫和总参谋部5月制订的计划,要求在发布动员令后几天之内迅速增援边境各军区。计划曾设想,在开始动员到战争爆发之前将会有一段时间。

5月计划规定,边境军区部队中的-部分,将作为边境地区的掩护部队。这些部队,由每个军区的第一梯队的诸兵种合成部队编成,规定它们要进行顽强抵抗,以掩护全国动员的实施和国家主力部队的战略集中。部署主力部队的防线,离开边界一定距离。敌人如果突破了防御,一防守部队将转而采取阻滞行动或实行机动防御。这种作战行动的目的在于在每道防线上尽可能长久地阻滞敌人。在两条防线之间,将采取设置障碍、破坏桥梁,以及小股部队的伏击等办法来减慢敌人的推进。到战争爆发前夕,各军区已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兵力被编人担任掩护的集团军中,而这些集团军,将沿整个边界大体均匀地部署在六十到九十五英里的纵深。其余部队则部署在离边界大约三百一十英里的地方。

按照朱可夫的计划,从帕兰加到多瑙河口一千二百四十英里的边界,将用九个掩护集团军来防守,由四十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构成第一线。每个师负责大约三十英里的正面。在有天然屏障(森林茂密的喀尔巴阡山脉、普鲁特河和多瑙河)的那些地段,步兵师的防御正面宽度达六十到七十五英里(应当强调指出,当时苏联军事研究部门已经确定,一个师的防御宽度应为五到七点五英里,而上述加宽了的正面宽度,却是在这之后决定的)。总参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都分是,事先构筑边界防御阵地,在敌人一旦造成威胁时就可以进入阵地。在这之前,用作掩护的部队将驻扎在离边界距离不等的兵营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斯大林继续无视关于德军将发动进攻的警告。

从1939年起担任海军人民委员的h&iddot;t&iddot;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生动地描述了战争就要爆发之前的那些关键性的日子。他写道:&ot;关于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意图,到1941年初就开始不断有情报泄漏给我们了。这个情报,起初是十分含糊的,可是后来就肯定得多了,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尽管德军统帅部煞费苦心,但它要掩藏它从巴伦支海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漫长正面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所作的种种准备,是掩藏不住的。&ot;1

1h&iddot;t&iddot;库兹涅佐夫著《战争爆发之前》,载苏联《国际事务》杂志,1967年1月号,第99页-第100页。以了引语亦引自该文。‐‐原书注

库兹涅佐夫说,1941年2月他向政府报告说,对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以后。德国卖给俄国的、已部分装配完毕的&ot;吕佐夫号&ot;巡洋舰。德国人推迟了供应部件的日期。斯大林细心地听完库兹涅佐夫的汇报后,要他随时把情况报告克里姆林宫,还说苏联驻德国代表的行动已经受到限制。

6月月中,即在战争爆发前夕,库兹涅佐夫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向他报告说,在俄国各港口的德国商船数目正在迅速减少,这是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进一步证据。

库兹涅佐夫写道:&ot;可是仍然没有下达指示。&ot;他描述了斯大林在和平时期最后几小时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说明朱可夫和总参谋部也不是无所事事。他写道:

备战不是单纯地储存装备。要想打退可能遭到的进攻,必须事先制订出作战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告诉那些将要执行计划的人……斯大林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我相信他考虑过。我认为他坚信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他肯定战争要么在西面,要么在东面爆发。也可能在东西两面同时爆发。我们把军队同时集中在西面和东面,不是无缘无故的。在东西两面的边界都构筑了工事。1940年底和1941年初,高级指挥官的调动也表明正在进行战争准备。从整体来说,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早就开始进行准备了,而且一贯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着。

当时斯大林已经有了疑心别人的毛病,对于即将发生的战争应该怎样打,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那些将要参加作战的人。他对于可能发生冲突的日期,也估计错了。他以为还有时间。所以当事态急转直下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把他的主张变成明确的战略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了。而且,从1939年到1941年这段期间,这种计划恰恰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倘若能够准确而详尽地制订出计划,本来是可以利用这些计划对部队和舰队进行训练和准备的。

库兹涅佐夫说,斯大林在军事事务方面的权成有着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人人都坚信斯大林最明了情况,需要的时候,他将作出必要的决定。另一方面,这种状况又妨碍了他周围的人自己去思索;并坦率而果断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海军中。大家都确信,既然没有下达指示,那就是说眼下战争不大可能爆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