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朱可夫指挥了那些战役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苏联飞机来能及时疏散到紧急简易机场,因而大部分飞机在其永久性基地上迅速被击毁。实际上,西部特别军区的大多数空勤人员都在短期休假,他们甚至未能回去保卫他们的基地。苏联方面承认,在西部军区,飞机损失尤为严重,从而使德军立即掌握了这个地区的制空权。

担负掩护边境任务的其他部队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利布的集团军税的对面。第5师的主力部队还呆在距国境三十一英里的兵营中,而第126师则位于远离国境四十三英里的地方。此外,西部军区和基辅军区的许多军、师的炮兵部队,正在远离它们所要支援的部队的火炮打靶场进行训练。基辅军区的防安部队,正在明斯克附近参加训练,离司令部几乎有二百五十英里。在作战计划中,预定起重要作用的其他部队,还在敷设通讯线路。

进攻的那天凌晨,德军拥有九十三个师可供使用,他们把大部兵力部署在普里皮亚特河以北。苏军各师则分散在一条长得多的战线上,而且有些部队尚未进入阵地。因此,轴心国军队在每个选定的正面上与苏军相比的兵力优势,从2.5比1到更大的倍数不等。例如,在蒂尔锡特地区,苏军第125步兵师,负责掩护二十五英里宽的正面,必到德军整个坦克第4集群的进攻。这个集群的第一梯队由三个坦克师和两个步兵师组成,第二梯队则由三个摩托化师组成,因而一举攻占了这个地段。苏军用了几天时间才调来四个师,企图堵住这个缺口。在其他地段,红军各部队也未能及时抵达作战地域参加战斗。因此,总的说来,它们无法完成1941年苏联边境防御计划中指派给它们的任务。

在战争的晕初时刻,由于遭到空袭和炮击。红军的通讯线路大部被破坏,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守牢的困难和混乱状况。各级指挥机关不能把命令下达到它统辖的陷入惊慌失措的部队。反过来,防守边境的各部队告急的消息也无法传送到上级司令部。德军最初的炮兵弹幕射击开始以后,德军突击部队和侦察部队便破坏了边界沿线的带刺铁丝网,消灭了或许可以较早地报告情况的苏军哨兵和观察所。攻击的突然性对德军来说几乎是圆满的,以致整个正面上对于进攻者具有重大意义的重要桥梁都被完好无损地攻占了。担负炸桥任务的苏军岗哨,还没来得及引爆爆破炸药,就被歼灭了。随后苏军曾企图轰炸这些桥梁,但遭到惨重损失。在某一地段,仅在一天之内就有六十四架实施攻击的苏联飞机被击落。1

1埃里希&iddot;冯&iddot;曼施泰因著《失去的胜利》(安东尼&iddot;鲍威尔英译),第182页-第186页。‐‐原书注

从参加这次作战的人们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他们的目标‐‐仿佛象进行军事演习一般。弗朗茨&iddot;哈尔德日记6月82日的2段记载是不动声色的陈述的杰作:&ot;敌人被德军的进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部队没有作出防御战斗部署。边界地区的部队在各自的防区内分得很散。国境线本身绝大部分地段的警戒是薄弱的。&ot;

在分析德军在战争初始阶段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的原因时,苏联历史学家们常常提出一些不能令人信服的理由,例如他们说红军&ot;缺乏进行现代战争的足够的经验&ot;。他们忽略了在西班牙、中国、哈桑湖、哈勒欣河、芬兰以及波兰的战役。然而他们当中有一位直言不讳的历史学家提出了跟他的同行们相对立的看法。他说:

&ot;在战前的岁月里,坦克部队同整个苏联红军一起,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战斗准备。在那些岁月里,他们取得相当多的作战经验。在西班牙观标上、在哈桑湖、在哈勒欣河、在芬兰的森林中‐‐这些地方都是我国坦克部队经受严峻考验的见证。&ot;1

1《在陆军部队的前卫中》,载苏联《武装力量共产党人》杂志。第15期(1966年8月),第39页。‐‐原书注

苏联的历史学家们还把红军随后继续遭受挫败,归咎于1941年没有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他们说,在进攻苏联的时刻,德军地面部队在欧洲的作战行动已经停止,因此德国能够集中其兵力入侵俄国。可是人们发现丘吉尔的话是有道理的。他在1941年写给呆在古比雪夫的斯坦福&iddot;克里普斯爵士1的一封信中评论了第二战场的论点。他写道:&ot;俄国人无权责备我们,他们是自作自受……&ot;

1克里普斯爵士当时担任英国驻苏联大使。‐‐译者注

然而,关于红军初期失利的另一个切实的原因,乃是1941年夏季军队手中的新式武器数量太少。实际上,装配线上生产出来的武器中,有许多武器胜过德军的武器。苏联历史学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育论是中肯的。他们说:&ot;新式装备和武器刚刚开始送到部队手里,官兵们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它们。&ot;例如,苏联人研制并生产了一种出色的新式坦克,并把它们配备给部队。这种坦克比德国的无论哪一种坦克都优越。据古德里安说,1941年春,希特勒特地下个准许一个苏联军事代表团参观新建的德国坦克学校和坦克工厂,什么都给他们看,不要隐瞒。可是俄国军官们不肯相信。潘策尔-iv&ot;坦克是德国最重型的坦克,一再指责德国人把最新式的坦克赐起来不给他们看,违反了希特勒关于让他们全面参观的命令。苏联人很执拗。以致德国军工部门和制造厂的官员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红军已经研制出比德军更优良的、更重型的坦克。古德里安写道:&ot;1941年7月底,俄国的t-34型坦克在前线露面,俄国新型坦克之谜终于解开了。&o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