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陈布雷自述 > 第28章(第1页)

第28章(第1页)

之课程注重外国文及历史地理,所占课时亦多。时任英文者为邵裴子先生。任法文及外国史地为张镜人先生。而国文、经学则外舅逊斋先生任之。同级仅十五六人,课程简单集中,练习机会亦多。&rdo;第二年陈布雷兼习德文。一月后觉兼习德、法两国文字,必一无所成,乃放弃德文,专以法文为第二外国语。但法文教师张镜人先生所用课本太陈旧,发音多英、美音,因而进步殊少。英文则已能读文学名著,最有兴趣;然对于英文作文练习则少。是年下学期浙高聘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洪培克(stantlyk.hornbeck)为主科教师,授史地及论理学。陈佩忍先生授中国地理,沈尹默先生授&ldo;掌故史&rdo;。其名奇特,内容实为文化史。美国教授洪培克于第三年授19世纪史及外交史世界地理等,法文亦由洪先生任之,以scgubo著《近世文明史》为教本,而英文课中选用麦考莱(roseacauley)之历史名著。全部学程,均以史地为中心。陈布雷以兴趣所在,对国际时事,尤所喜习。下半年课程加紧,有法制通义、经济学及经济地理等课程,法文则赵志游先生授之,用文学名著二种为教本,颇苦其艰深,历史已授毕19世纪史,改授宪法史,兼及政治学与比较宪法等,皆洪培克先生研究有得之学科也,尽心教导,每日需阅参考书五六十页,课暇几无余时。而洪培克教授勗诸生谓:&ldo;你们的程度,殆可入美国大学二年级而无愧。我希望你们不以此为止境,终须学以致用,为你们的祖国效力。中国现正在开始一前所未有的改革时期哩!&rdo;

邵飘萍1910年(宣统二年)夏,浙省议选官费学生10名赴欧、美留学。浙高同学多人报名应试。陈布雷得外舅之许可,亦往报名。将中学时代所读理化、生物、数学等,加以温习。甫试国文、英文、数学三场,陈布雷父亲依仁书抵,谓三弟已夭逝,家中弟妹幼小而众多,不愿其出洋,遂止不续考。试场中谣传主试者杭州中学教员事先泄题杭中学生,浙高应考学生,试未终场而罢。

辛亥年夏举行毕业考试。陈布雷受气候影响,体力颇不支。大哥陈屺怀时任浙省谘议局议员,住杭州,特驰书陈布雷父亲说:&ldo;二弟此次考试,不作第二人想。校中教师亦谓其课业优异,足为吾家门楣增光;然体弱如此,恐试毕将大病耳!&rdo;结果以请假扣分列第四名。毕业典礼时,第一、二、三名,均有学校特颁之奖品。唱陈布雷名时,独空无所有。同学咸为不平。谓就本届试验成绩言,至少亦应有名誉奖状也。监督孙智敏招陈布雷往,慰勉甚至。谓教师及学校均以远大期尔,勿介介于等第名次而自馁。邵先生且谓学问贵有真实之造诣,尔天资不居人下,而沈潜不足,宜随时自策,无负诸师之望。邵师平日遇陈布雷最严,在同级中对陈布雷最不假以辞色者,至是乃知其望之切。陈布雷说:&ldo;终身感之不能忘。&rdo;

陈布雷在读书时期,获交益友,皆性情笃厚自爱。在慈溪县中时,与同学洪苓西、冯威博交最笃。在杭州高等学校友朋中最相契者,有陈君哲(名中)、祝廉先(名文白)、毛志远、汪达人、虞梅洲、徐圃云、范秉琳诸人,得扶助匡掖之益不少。以学问才华相慕重者,有歙县之黄念耘、金华之邵振青(即邵飘萍,在北平创办《京报》及《新闻编译社》,后被军阀杀害),德清之莫存之,绍兴之朱内光、邵翼如(即邵元冲,西安事变死),永嘉之林智敏,兰溪之胡心猷,常以民族革命之义相勉,而陈君哲尤激昂,时时以鼓吹民族革命之刊物借给陈布雷阅读。

西子湖畔:杭高(3)

陈布雷在慈溪读书时已有反对满清帝制,组织&ldo;覆满同志社&rdo;之举;在杭高时思想也很激进,仲秋某日,他与张耿伯、志尚、秉琳、威博诸同学同游西城,张任教于陆军小学,与杭高为邻,兼授杭高德文课,其时已截发去辫而不穿中装,陈布雷羡之。张耿伯谓,满清将覆灭,君等为何仍留此可耻之辫子于脑后。陈布雷返校,时即唤理发匠剪去辫子。宁波籍的六七个中学生均剪辫,恐家里人责问,不敢告家人,都嘱理发匠制一假辫子以备用。青年求学时代的陈布雷思想上是激进的,反对封建帝制的。

革命军在给百姓剪辫子

陈布雷一封爱国信

陈布雷以学生一封爱国之信公布于《天铎报》

陈布雷以在新闻界撰写评论闻名于世,就其私衷一直热爱新闻事业‐‐办报,始终念念不忘办报,作‐个自由的文人论政,当然跟随蒋介石后,他的思想是不自由的。

陈布雷11岁(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900年)时接触西方科学。读数学、代数、几何,教

本是&ldo;作新社&rdo;刊行之&ldo;万国历史&rdo;、&ldo;世界地理&rdo;、&ldo;万国史纲目&rdo;、&ldo;十九世纪史&rdo;、&ldo;外交史&rdo;、&ldo;瀛寰全志&rdo;、&ldo;近世文明史&rdo;等书,始知世界与中国国势之大概。陈布雷大哥屺怀在上海与友人经营出版事业,又曾赴日本考察农业,富有新思想,每次还乡,纵谈时事,并带回新书刊。陈布雷说:&ldo;当自大哥处得阅《时事报》等刊物。虽在可解不可解之间,顾独喜阅之。&rdo;

甲午对日战争,中国战败,朝野震动。爱国忧时的知识分子,群起力谋改革政治。康、梁&ldo;维新论&rdo;与孙中山&ldo;革命论&rdo;,引起国人,尤其启发青年革命思想。其时,北方有义和团&ldo;扶清灭洋&rdo;运动,外患内忧,交相激荡。政论性报刊,其影响实大,促醒全国,共图救亡。陈布雷课余喜读《新民丛报》、《新小说》、《警钟报》、《浙江潮》等刊物及各种新出译本恋爱或侦探小说,或历史故事。陈布雷国学根底既深厚,又吸收知识与读政论性报刊文字,造成他笔力健、行文畅的新闻记者之优越而必备的条件。陈布雷17岁时,插班入浙江高等学堂肄业。国文老师沈士远先生,后来为北方大学名教授之一,与学生最接近,学生也极敬仰,陈布雷常去其宿舍请求指导。&ldo;沈先生常以《复报》、《民报》、《新世纪》密示同学。故诸同学于国文课艺中,往往倡言&lso;光复汉物,驱逐胡虏&rso;,毫无顾忌。惟有时以□□字样代之而已。&rdo;(《陈布雷回忆录》)。他与诸同学,已接受并信仰孙中山革命思想,又能以文字表达其革命意志。其时政论性报刊文章,流畅有力,说理彻底,论事气壮,是从八股与古时议论文解放出来的新文体,清新可诵,感人至深。陈布雷的作文,已有评论的基础。杭州近上海,风气开通。杭高师资一流,学生程度很高,注重学生自治,其教育方针为&ldo;重感情之陶冶,而不重形式。全校融化于一种和易之空气中,亦自然孚洽,鲜有自暴自弃或嚣张乖戾、越出常规者&rdo;(《陈布雷回忆录》),而考试甚勤,故读书风气极浓。但因为管理松,学生有&ldo;逃班&rdo;的现象,对自己不感兴趣或认为不难补习的学科,就自动逃课。他&ldo;平均每日有一小时逃班,以在室中或操场空地上自己读书为乐。所读以文学、史地方面之笔记小册为多,泛滥涉猎,无计划、无系统。&rdo;(《陈布雷回忆录》)他喜读自己爱读之书,只要是有益的书报,对学识的增进有益他都读,广泛涉猎,学识大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