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年号为宣统,尊光绪皇后为隆裕皇太后,大政由载沣裁决。十二月,立禁卫军,载沣自行统辖,派贝勒载涛、毓朗为训练大臣。两周后,即一九〇九年一月二日,袁世凯开缺,踉跄出京,返归河南彰德。载沣原拟置袁于死,赖张之洞反覆开陈,始获幸免,怕的是北洋新军不稳。据说光绪恨袁入骨,及病将不起,自言&ot;十年困辱,均由袁世凯致之&ot;。隆裕太后与光绪有夫妇之谊,与载沣有手足之情,亲贵载泽(妻与隆裕为姊妹)、载涛、载洵、毓朗、善耆、铁良辈久欲去袁,保皇党又暗事运用。慈禧死后,梁启超致书载沣,并与康有为通电,谓:&ot;两宫祸变,袁世凯实为罪魁,乞诛贼臣。&ot;谣传袁已被处死。经过四十多天的酝酿,袁终遭放逐。不久徐世昌、唐绍仪内召,袁的心腹民政部侍郎赵秉钧休致。
----------
1庚子慈禧出亡,岑春煊扈驾有功,历官巡抚、总督,为袁世凯、奕劻所忌。一九〇六年九月,岑左迁云贵总督,不肯赴任。一九〇七年五月,改授邮传部尚书,面劾奕劻,排去奕劻的亲属邮传部侍郎朱宝奎。接着袁的私人黑龙江巡抚段芝贵及奕劻之子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亦因瞿鸿[礻+几]系御史之劾撤革。时广东多乱,奕劻谓非岑春煊不足镇慑,再出岑为两广总督。慈禧以奕劻不理于众口,意欲去之,密商于瞿鸿[礻+几],事为外人所闻。瞿曾请赦免康有为、梁启超,奕劻乘机诬以谋翻戊戌旧案,正中慈禧之忌。六月,奕劻、袁世凯使人参瞿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当日瞿被开缺。奕劻辞军机大臣,袁称病乞假,均不许,瞿系言官续劾袁权重势高。岑出都南下,逗留上海,负气不赴广州,袁系言官劾其骄蹇不臣。两江总督端方承袁之命,谓岑与康有为、梁启超交结。八月,岑罢职,九月,袁内召。朋党之争,告一段落。
康、梁派对于袁的罢斥自然大快,深佩&ot;监国英断&ot;。梁函善耆,请再明正袁的罪状,宣布朝廷励精图治与民更始之意,革命党人亦将归心。他所殷期的为赦免政治犯与开放党禁。载泽竭力阻挠,隆裕亦云光绪晚年的不幸为康、梁造成。皇族亲贵所不忘的是如何集权于满人,尤要掌握军权。设立禁卫军后,一九〇九年七月,宣布皇帝自为海陆军大元帅,由摄政王代理,派毓朗、载涛管理军谘处,1载洵、萨镇冰充筹办海军大臣,擢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排汉最力的良弼为禁卫军第一协统领官。一九〇九年九月,命陆军部尚书荫昌兼近畿陆军六镇训练大臣,十二月,设海军部,以载洵为大臣。于是陆海军悉归载涛、载洵兄弟主管。
军机处仍是行政中枢,过去的大臣大都六人,满、汉各半。袁世凯罢,接替的为那桐。一九〇九年九月,张之洞卒,汉大臣的地位愈轻。一九一〇年七月,鹿传霖卒,军机大臣仅有奕劻、那桐、毓朗、徐世昌四人。徐为唯一的汉人。一九一〇年,奕劻又为御史所劾,上谕谓&ot;亲贵重臣,不得任意诋诬&ot;,原参的御史落职,激起都察院全体公愤,联名抗争无效。会、贵州宪政预备会,相继出现,其他类似的社团,不下数十,虽然被禁,仍暗中活动。一九〇九年十月,各省谘议局成立,议员多为科第或留日学生出身,及曾任官吏的士绅,立宪派声势大增,上海、北京及各大都市均有他们的宣传机关。在张謇策动之下遂有谘议局的三次请愿。张謇颇有时誉,重要督抚多和他相识。他任江苏谘议局议长后,邀请十六省谘议局代表会于上海,组织谘议局请愿联合会,要求速开国会,由直隶孙洪伊领衔。请愿团于一九一〇年一月到京,上书之外,遍谒王公大臣,请于一年内召开国会。所得的答覆是国民知识不齐,俟九年预备完全,国民教育普及,再定期召开。代表不满,准备扩大组织,再度请愿,先后成立&ot;请愿即开国会同志会&ot;、&ot;国会速开期成会&ot;。六月,第二次请愿,除了谘议局外,有各省商会、教育会、政治会社、旗籍绅民及华侨代表,表示速开国会是国民的公意。清廷的答覆如旧。请愿代表定于明年二月,作第三次请愿。时日、俄第二次协定及密约成立,英国抗议中国派兵入藏,日、韩订立合邦条约,大局愈为危急,请愿代表决提前于一九一〇年八月在北京集会。
二、立宪派的请愿
预备立宪公会、宪政公会成立不久,湖北宪政筹备会、广东自治
----------
1即参谋本部,一九一一年改名军谘府,仍以载涛、毓朗为大臣。
第三次请愿,不仅要求速开国会,并要求组织责任内阁,参与的代表较第二次更为广泛,各省督、抚亦预通声气,北京、天津、保定及奉天、四川等省学生罢课响应。十月,十六省督、抚联名电请组织内阁,明年开设国会。同月,资政院开幕,议员二百名,钦选、民选各一半,不仅民选议员支持请愿代表的主张,钦选议员亦多赞同。&ot;各省督抚连翩电奏,力争于外,资政院全体之通过,主持于中,王大臣为之震悚,始翻然改图。&ot;十一月四日宣布将九年预备立宪之期,缩短为六年,一九一三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重加厘订,预行组织内阁,编订宪法,各省代表应即日散归。除江、浙的代表外均甚失望,湖南谭延闿、湖北汤化龙、四川蒲殿俊及孙洪伊等,最称激昂,舆论指斥朝廷&ot;蔑视代表,直为蔑视四万万人&ot;,&ot;革命党益得利用时机,相为鼓煽,……镇覆政府&ot;。请愿代表留京不去,诽议朝政,抨诋亲贵。十二月十八日,资政院弹劾军机大臣奉职无状,应迅行组织内阁。摄政王援据钦定宪法大纲不许。资政院二次弹劾,摄政王置之不理,迁怨于请愿代表。二十四日命先将东三省代表押送回籍,他省由督抚弹压,如有违抗,查拿严办。一九一一年一月,将号召各省罢学,要求速开国会的全国学界同志会会长温世霖遣戍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