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例子,1987年,我读大三时,用&ldo;五个w&rdo;的写作模式描述此时此刻发生的事,一个非常精炼和无懈可击的导语就是:&ldo;白岩松今天下午1点半,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老师的办公室,给大家上了5个小时题为&tis;&tis;&tis;的课。&rdo;
我一直以为&ldo;五个w&rdo;是金科玉律。但是最近二三十年,当你看到国外的很多新闻导语,发现坏了,半数以上不再是完整的&ldo;五个w&rdo;,可能只是这样一句话:&ldo;白岩松在那一瞬间显得很尴尬。&rdo;在国内,这样的导语也越来越多。
2000年9月1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那天我儿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我把他送到幼儿园,看他哭完,撒腿跑机场,飞到悉尼去做奥运会报道。
一下飞机就听说:&ldo;中国奥委会施行了最严格的兴奋剂检测程序,一大堆著名运动员都被&lso;干掉&rso;了。&rdo;作为报道奥运会的记者,这么重大的变化,当然让我们忐忑不安‐这下子奖牌得跑不少吧?
我们到记者村去看电视,首先看到的是中央4套的节目,这条消息是传统的报道:&ldo;今天下午&tis;点,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召开的&tis;&tis;会议上强调,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一次干干净净的奥运会。&rdo;大致是这样的内容。
很标准,五个w都有。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
隔了一个多小时,又看到澳大利亚电视台的一条新闻,也是反映这件事,但突然看出不一样了。画面里,一个运动员在宿舍里收拾东西,报道一上来大概就是:&ldo;中国的运动员&tis;&tis;&tis;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参加悉尼奥运会,而是要回到他的老家。&rdo;
&ldo;五个w&rdo;是不全的,但我们一下子就被这条新闻抓住了。画外音接着说:&ldo;&tis;&tis;&tis;昨天得到通知,他的血检结果不合格,不能参加悉尼奥运会了。我相信他的对手都会松口气,因为他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rdo;
再往下:&ldo;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rdo;接着是&ldo;中国奥委会主席的表态&rdo;等等。
这条新闻结尾,是&tis;&tis;&tis;走出体育总局大院的画面,解说词:&ldo;&tis;&tis;&tis;只需要几个小时的行程,就可以回到他的老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长的时间再回到这里。&rdo;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新闻表达跟以前很不一样。我们都不太敢于去写这样&ldo;五个w残缺不全&rdo;的导语。但是后来持续研究下去,我才发现,国外的新闻报道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导语写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再强调完整的&ldo;五个w&rdo;,而是越来越强调这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这对传统新闻人的冲击是很大的。我们一直信奉的&ldo;金科玉律&rdo;为什么被颠覆了?于是又进一步去研究案例背后的理念。
几年以后,我在美国访问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ldo;哥大的新闻专业教师是博士毕业的多,还是本科毕业的多?&rdo;对方明白我的意图,告诉我&ldo;本科开始更多&rdo;。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过去的新闻教育是&ldo;学院派&rdo;传承,本科毕业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考博士,博士留校当老师。所以高校教师很多都是博士。但是,国外的新闻院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种&ldo;本科教师&rdo;现象‐本科毕业之后去当记者、编辑,工作二三十年,年龄到了四五十岁,重新被请回新闻学院当老师。他们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反过来改造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大学毕业时,还没有&ldo;新闻学士&rdo;这个学位,要么文学学士,要么法学学士。&ldo;新闻无学士&rdo;,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学科,始终在淘汰和更新。比如&ldo;五个w&rdo;,在报纸主导新闻的时代,曾经是根深蒂固的准则。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影、话剧等各种表现形式的兴起,新的&ldo;讲故事&rdo;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新闻写作。
&ldo;人&rdo;和&ldo;人性&rdo;的故事
那么归根溯源,这些渐次兴起的传媒形式,有什么共同点呢?
新闻的核心是&ldo;人&rdo;。先有对&ldo;人&rdo;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讲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
过几天我要参加《狼图腾》出版十周年的研讨会。这本书十年前的首发式我也在,因为我是内蒙人,书里写的也是在内蒙发生的故事。
我就问自己,十年之后,怎么去看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狼,其实是写狼吗?如果仅仅写狼,它能畅销十年吗?其实写狼,是在从另一个角度写人,归根到底还是讲述人性的故事。只不过,作者用狼性当镜子来照人,照中国人,照此时此刻的中国人。
对于新闻,也是如此。我们要用个体的&ldo;人&rdo;,去化解宏大命题。
比如交给你一个选题‐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过去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ldo;大里来、大里去&rdo;,现在,一定会有更多的新闻人选择由一个个体、一个具象的概念切入报道。
或许这个片子或者这篇报道,上来就是讲述一个人物,用电视画面或文字语言去描绘:&ldo;星期五这天,清晨4点多,胡宁(假定人名)就起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准备去参加在工体举办的招聘会。这已经是他进入大四之后参加的第十二场招聘会了……&rdo;
接下去可能会有一个转折:&ldo;其实,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宁,与他命运相同的还有727万名大学毕业生,比去年&lso;史上最难就业季&rso;的人数还多出30万。&rdo;一下子就将报道面横向拉开了。然后继续加入宏观的观察,但最后还是要回到胡宁身上,回到个体的故事里。
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没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就会让新闻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不要在&ldo;故事&rdo;和&ldo;虚构&rdo;之间画等号‐真实的事情,也需要通过&ldo;讲故事&rdo;的方式进行传播。我们在对外、对内的宣传当中,有相当多的失败就是因为不会讲故事。花了很多钱出了很多力,却没有好的效果。
很多人问我,你去耶鲁演讲,怎么想到《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这个主题?因为我很明白,跟老美打交道,以及跟所有人打交道,最容易达成共识、引起共鸣的是什么?是人。
空讲事儿是很难的。讲四十年中美关系,太累,人家也不爱听,听一会儿就困了。而且讲某件事,人们都是可进可退,有距离感。但是把&ldo;人&rdo;的元素放进故事里,就不一样了。只要选对了&ldo;人&rdo;,听者就会感同身受,就会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在你的故事中。
千百年来,全世界的文学实践、音乐实践,包括近代的新闻实践,都在证明同一个道理:所有的故事,最后都要回归到&ldo;人&rdo;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