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情绪心理学冠诚著 > 第二节 自我排拒(第1页)

第二节 自我排拒(第1页)

当你盲目抗拒,混乱就开始了

一位漂亮的少妇,拥有一个漂亮的戒指。有一天,她心爱的戒指不翼而飞。对她而言,这枚戒指意义非凡。这是祖母送给她的,以前每天少妇都戴着它,直到生病手太肿了戴不了。她确信是一个每天来照顾她几个小时的女看护偷去的。为此她感到极其愤怒,她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如此的冷酷无情,居然会对她做出这种事情。她想当面质问那女人,又想立刻打电话叫警察。

对于这位少妇来说,无论她是当面质问,还是电话报警,都显露出此时的她已经完全被事情本身所控制,而无法换角度思考。也许她只需要静下心来,试着与自己对话:“我是否了解你有一天必须要放下这个戒指,而这一天也许很快就到来?我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放下它呢?当我放下它的时候,我会变得更少吗?这个损失会缩减我的本质吗?”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当她能真正感觉到这些并不代表自我本质的损失时,她便能恢复平静。

我们常常陷入内心的乱流,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即使我们已然衣食无忧,但我们仍不快乐,仍觉得心身俱疲。我们越前行,越感到与真实的我渐行渐远。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内心的乱流?罗伊·马丁纳博士给出答案——自我排拒。马丁纳与病人接触的几十年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是:所有内在的乱流或情绪压力,都源于自我排拒。所谓自我排拒,是指满足于自我幻象而忽略了对真实自我的体验与关注,从而造成对真实自我的背叛、脱离与排斥。

心理学看来,每个人都是本我、超我与自我的结合体。本我是我们灵性的本质,具有独特的个体气质。超我是我们内化父母或他人、社会的要求希望成就的自我。自我则是本我与超我在一定形式上妥协的结果。为了每一次都能表现得更接近超我,自我一次一次背叛了本我。最后,我们不清晰自己到底要什么,失去了自我,心象浮萍一样不断地随波逐流。其结果就是我们越来越远离自己的心灵,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背叛了真实的自我,远离了自我的本质时,我们常常会陷入自我的幻象之中。这个自我幻象是一个由深刻的“我不够好”以及由此而投射的“你不够好”而喂养起来的幻象。自我幻象与我们的本质相比,后者是爱,是喜乐,是宁静,是空寂,而前者则变化多端而狡猾无比,是虚假。佛教里所说的“贪、嗔、痴、慢、疑”,既是自我幻象的因,也是自我幻象的果。自我幻象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身份认同——给自己贴标签,将自身拥有的物质财富、所接受的教育、经历的事件、形体相貌、工作职务、前世业力等视为自身的价值;

“小我”意识——“这是我的”,“他对不起我”,“我一定要”,“我需要”,“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是其惯常的思维方式;

归咎他人——因“我不够好”导致的“他人不够好”的思维;

遗忘本体——倾向于向外诉求,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外界因素上,而忽略了自身内在的感受与自我的本质;

迷失自我——对自我的评价受限于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依据被外界认可的程度创造出自我的种种形象。

当自我幻象不断膨胀,并不断排挤真实的自我时,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内心情感的乱流。因为幻相是不真实的,它的存在与喜怒哀乐建立在**的满足程度之上,而外界的因素是不确定的。由此所伴随的自我排拒,便是各种情绪,如抱怨、愤怒、焦虑、悔恨等产生的深层根源。

那么,如何克服虚幻自我与自我排拒、维持心灵世界的平衡?听听马丁纳给我们的建议:“如果我们允许宇宙做它自己的工作,我们会成就更多。在这个心智架构里,如果我们经历的处境引发了内在的情绪乱流,我们将立刻知道这和本身正在经历的外在刺激无关,而完全出于内在未解决的问题。借着爱,而不是抗拒或迎击,我们可以转化这些乱流。”

“借着爱,而非抗拒”就是要我们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内在,要我们辨析幻相,找出你的本来面目,无条件接纳自我,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重阻碍,接纳我们将犯许许多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误以为我们就是他们苦恼的源头。

第一,辨析幻象,找出你的本来面目。自高自大、自命不凡,以及自我否定、自我贬抑等,都会形成自我幻相,成为非常隐蔽的精神枷锁与情绪滋生地。我们必须能够辨析与警惕幻相,既要停止内在那个永不停歇的自我批判,也不要变成一个自我纵容者。只有一个人能真正认识自己,并向自己开放心灵之门,勇于了解和面对自己的素质与才能、缺点与局限性,才能破除自我幻相,缓解自我排拒,就将有能力应对外界因素的干扰与避免情绪困扰。

第二,乐纳自我。心理学认为,你不接纳别人的某个特点,是因为你自己潜意识中就有类似的东西。真心接纳自己,才能将心比心,接纳别人的不足。乐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纳在任何状态下的自己。无论你表现如何,或者别人认同你与否,都要接纳自己。例如,当你不开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我爱自己,也接纳自己拥有这份感觉”。你可以大声复诵这句话,或是在心中默念。把爱的想法传送到压力所在的部位,想象能量自由地流过你不舒服的区域。当这个时候,你无需改变任何事,只需要和已经存在于体内的爱联结起来。

第三,积极关注。如果你希望快乐地生活,也不打算过隐世独居的生活,那么,在你悦纳自我的同时,还需要学习积极关注。你不需要用世俗的眼光评判他们;你接受罪人,但不接受他们的罪行;你接受他们每个人都有缺点的事实,你可以单纯地评判他们的行为,但不去评判他们身为人的本质;当你认定某一个人的好坏时,只表示“他的个性很好”或者“他对别人很坏”而已,不要以偏概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