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TXT > 第112章(第1页)

第112章(第1页)

1宋育仁:《时务论》,光绪年间的刻本,页1。

1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三,光绪二十一年刊本,页8-9。《洋务运动资料》第一册,页524。

2陈虬:《经世博议》卷二,光绪十九年瓯雅堂刊本,页12。

3汤震:《危言》卷二,光绪十六年刊本,页16。

4陈炽:《庸书》内编卷上,光绪二十三年刊本,页7。

1陈炽:《庸书》外编,卷下,页1。

2《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页1488-1489。

1《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页621。

2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有1894年近代工业中雇佣工人人数的估计(见该书页1201)。这里是根据该书提供的材料作了某些调整,取其大数。

1《开平矿务创办章程》。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页1243。

21893年6月9日《北华捷报》。转引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页1224。

1《洋务运动资料》第五册,页221、208。

2见《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页1203。

1《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页639。

--------------------------------------------------------------------------------

--------------------------------------------------------------------------------

第十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运动的兴起

(一)六十年代的反侵略群众斗争

在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中,人民斗争的主要锋芒是针对国内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以后,人民斗争的主要锋芒逐渐转向外国侵略者。在这里所说的三十年间,群众性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虽然还处于逐步兴起的过程中,但连绵不断地在全国各地发生。由于外国传教士作为侵略的先锋深入到中国广大内地,群众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和斗争,大量地表现为反对外国传教士和外国教堂的行动。由此而引起的同外国的纠纷,当时被称为教案。

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比起反封建斗争,它能够把更多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卷进来。但是在一个时期中,这种斗争还不能形成全国性的高潮。人民中占最大数量的农民,经历了反动势力的严重镇压以后,要恢复元气,重新组织起来,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又由于外国侵略者的势力伸入全国各地有先有后,群众的反抗斗争的发展在各地区是不平衡的。所以这种斗争分散在各地,此起彼落。

在农民阶级还不能重新形成有力的斗争组织的时候,许多地方的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参加到反侵略的人民斗争中来,甚至成为这种斗争的鼓吹者和发动者。他们企图利用下层人民的力量来抵御外国侵略者对他们的统治地位的损害。但是腐朽没落的地主阶级不可能坚持反对外国侵略者的立场。大地主阶级当权派已经确立了对外国侵略者妥协投降的方针,各个地方的地主阶级至多也只能在一个短时间内表现出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激烈姿态。他们力求使反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具有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性质。他们的参加,在恩想上、行动上对群众运动起了败坏的作用。他们总是把斗争引起的牺牲和损失推给下层群众而自己迅速地退出斗争。

在最早同外国侵略者相接触的沿海地区,地主阶级退出反侵略斗争也最早。这里可以拿同治五年(1866年)前几年间英国人要求进入潮州城的纠纷为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承认广东的潮州为新开放的商埠之一。英国虽然立即派出领事驻在汕头,但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领事在清朝官方保护下进入潮州城时,&ot;突有数百千人,抛掷瓦砾,蜂拥鼓噪,势不可遏。该领事即时退出&ot;1。这以后,英国坚持要求清朝官方负责造成让英国人安全进城的局面。英国人赫德在同治四年(1865年)写的《局外旁观论》中把这一点当做清政府是否遵守条约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进行威胁说:&ot;潮州进城之事,经五年之久,文书来往,至今领事未曾进城,而事愈久愈难,若再不办,必致生事&ot;2。

潮州进城问题虽然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广州进城问题(见第四章第一节)性质类似,但解决的过程颇不相同。清朝官方和当地的多数地主绅士并不像在广州进城纠纷中那样比较坚持地利用下层群众的力量来使外国人放弃进城的要求。

为了满足英国人的要求,同治四年(1865年),两广总督瑞麟和广东巡抚郭嵩焘派专员到潮州城&ot;会集同城文武,邀约绅耆,面为剖析,并出示遍贴晓谕,俾知此次洋人入城,系钦奉谕旨,遵守条约,万无中止之理&ot;。但是英领事这次进潮州城,仍然遭到群众的抗议。&ot;入城之先二日,潮民又复沿街遍张揭帖,肆意阻挠&ot;,进城后&ot;百姓因之大张揭帖,商贾均至罢市&ot;,所以英领事只在官衙内住了三天,仍被护送出城,出城时&ot;百姓沿街拥塞,抛丢石块&ot;。英领事向两广总督表示很不满意,并且认为在潮州百姓的这种行动背后,有一部分地方绅士在&ot;挑唆摆布&ot;1。这个问题立即由英公使在北京向总理衙门交涉。总理衙门的答复是:&ot;此事广东地方官,实属尽心竭力办事,领事官须加体谅。其哄闹之人,恐系发逆奸细,或本地匪人乘机煽惑,借以生事。&ot;2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也再三说明,地方绅士并没有存心反对洋人进城,官绅间是合作得很好的。他们说:&ot;其倡议阻止洋人入城,事隔多年,起自何人,无凭查究。而愚民浮动之气,一发而不可遏,反复开导,持之愈坚。&ot;3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