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古拉格群岛诺贝尔文学奖 > 第437章(第1页)

第437章(第1页)

犯罪原因研究所。我在这里的谈话倒很有意思。同我座谈的是两名知识分子到所长和几位研究室主任。这些人都很活跃,各有独立的见解,他们也互相争论。座谈会之后,一名副所长b&iddot;h&iddot;库德里亚夫采夫送我出来,在走廊里他责怪我:&ldo;不对,您还是没有把各种观点都考虑进去。托尔斯泰就会考虑的……&rdo;接着,他突然对我耍了个欺骗手法:&ldo;来,咱们顺便去看看我们所长吧,就是伊戈尔&iddot;伊万诺维奇&iddot;卡尔佩茨。&rdo;

原来没计划访问所长。我们什么都谈过了,还有什么必要?也好,去打个招呼。哪能不去呢!人家要跟你寒暄两句是抬举你了;这些副所长们、副主任们竟然是在这样一个领导手下工作,这里的整个研究工作是由这样一个人主持的,真叫人没法相信。(我还不知道主要的呢:这位卡尔佩茨还是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呢!)

卡尔佩茨见我进屋,便带着敌意和轻蔑的表情站起来(整个五分钟的谈话好像就是这样站着进行的)‐‐倒像是我再三求见,好不容易才如愿以偿似的。也行啊。他脸上透着踌躇满志;坚强;厌恶(这是对我的)。胸前拧着一枚像勋章一样的大徽章,也不可惜那身高级西服。图案是一把直立的创,刺穿了底下的什么东西,文字是:内务部。(这是一枚很重要由证章。它表示佩戴者特别早就有了&ldo;干净的手,火热的心,冰冷的头脑&rdo;。)

&ldo;你们刚才谈了些什么?谈了些什么?&rdo;他住着眉头问道。

我根本不需要同他谈,但我还是出于礼貌简单地重复了几句。

&ldo;噢,&rdo;这位民主法律工作者似乎刚一听就全明白了,&ldo;自由化吗?放纵囚犯?!&rdo;

我曾经带着各种问题走访过大理石造的办公室,穿过大玻璃镜的门斗,徒劳无益地寻找答案,而现在,他的几句话就使我意外地豁然开朗,完全回答了我所有问题:

提高囚犯的生活水平?不行!因为这会使劳改营附近的自由居民的生活得不如囚犯,这是不能允许的。

允许囚犯接受更多的邮包?不行!这会对看守人中产生有害一影响,因为看守人员也吃不到首都生产的食品。

批评并教育看守人员?不行!我们是依靠这些人来维持的!现在谁都不愿意去干这种工作,可我们又不能给他们很多钱,优惠条件已经取消了。

我们剥夺了囚犯按社会主义原则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不,是他们自绝于社会主义社会的!

&ldo;但是,我们不是想让他们重返社会生活吗?!……&rdo;

&ldo;让他们回来???……&rdo;佩带利剑徽章的人感到很惊奇。&ldo;劳改营可不是为了这个目的的。劳改营是惩罚!&rdo;

是惩罚!‐‐这声音充满了整个房间‐‐惩罚!!

惩‐‐罚‐‐!!!

一把垂直的利剑,它刺杀,它穿透,休想把它移开!

是惩罚!!

古拉格群岛过去存在过,这群岛今天依然存在,这群岛今后还要存在!

不然的话,把那&ldo;先进学说&rdo;的失算‐‐人们并没有按照它设想的样子成长‐‐的责任推到什么人身上去呢?

------------------

-

第三章 今天的法律

--------------------------------------------------------------------------------

读者已经通过全书看到,在我国,从斯大林时期的最早年代起,从来没有过政治犯。所有从你们面前驱赶过去的那成百万群众,那几百万犯刑法第五十八条的人,统统是一部刑事犯。

更何况能言善辩的、总是那么快活的尼基塔&iddot;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在某处的讲台上不是笑容可掬地一再声明:政治犯?没有!!我国可没有政治犯!

是啊,悲伤痛苦是容易忘却的,那座山是可以绕过去的,人身上的伤口是容易愈合的。因此,我们几乎信以为真了!甚至有些老囚犯也信以为真了。明明白白是把几百万囚犯释放了嘛!那么,政治犯已经没有了,应该是这样吧?要知道,我们已经回来,亲人们也回到了我们身边,朋友和熟人也回来了呀。我们城市知识界的圈子也像是扩大和充实了,团结起来了。睡过一夜醒来看看,家里并没有什么人被抓走,朋友们打电话来,也都在各自家里嘛!倒也不是已经完全相信,但总难免这样想:现在基本上没有政治犯坐牢了。即使还有几百名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人至今(一九六八年)还没有被放回他们本国,尽管对克里米亚鞑靼人的诅咒还没有解除,但看样子也不会拖很久了……从外表上看,总是(斯大林时期也曾是)一切都光洁清净,什么也看不见。

而尼基塔马不停蹄地到处演说:&ldo;不论我们党内,还是我们国内,今后永远不会有这种现象和这类事情!&rdo;(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在新切尔卡斯克事件之前。)

新切尔卡斯克!它可以说是俄国的一个注定会发生最大不幸的城市。好像内战时期给它造成的伤痕还不够似的,它又一次钻到屠刀下面去了。

新切尔卡斯克!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暴动被彻底干净地镇压下去,被完完全全地隐藏起来了!赫鲁晓夫时代也一如既往,使一切消息都消失在一片漆黑中,使人们全都闭目塞听。因此,不仅国外关于新切尔卡斯克事件一无所知,西方电台没有向我们作出解释,甚至那口头传闻的地火也被完全踏灭在该市的周边上,没有蔓延开来。所以国内大部分同胞甚至连这个事件本身也没有听说过。这就是一九六二年六月二日的新切尔卡斯克事件。

那么,就让我们根据搜集到的一些材料在这里对它作些介绍吧。

如果我说这个事件是俄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关键性事件,我想我并没有夸大它。除开三十年代初期伊凡诺沃市纺织工人的大规模的(但是和平结束的)罢工之外,新切尔卡斯克爆发的事件要算是四十年来(喀琅施塔得,唐波夫省,西西伯利亚之后)的第一次真正的人民起义,它是一次未经任何人组织的、没有人领导的、并非有意制造的起义,它是人们心灵的呼声,它表示: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一九六二年六月一日,星期五,在全苏联宣布了赫鲁晓夫的又一个得意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决议:提高肉和黄油的价格。而根据另一项与提价毫无关系的经济计划,恰好从这天开始要在庞大的新切尔卡斯克电气机车制造厂(简称;新电机车厂)实行一项新的、降低计件工资定额的规定(降低幅度达百分之三十)。这一天大清早,两个车间(锻造车间和冶炼车间)的工人们,尽管手时报听话,惯于忍受,尾巴夹得紧紧的,这时在物价和工资两面夹攻的逼迫下,也实在没法勉强自己干活了。大家情绪激动,哇啦哇啦地议论起来,渐渐变成了一个自发的群众大会。在西方这本是习以为常的事,可是在我国却是非同寻常的。工程师们和总工程师都来劝说工人们干活,但无效。这时厂长库罗奇金来了。工人们问他:&ldo;我们今后靠什么生活?&rdo;而这个喂饱肚子的混蛋却回答说:&ldo;从前吃肉馅包子,今后就将就着吃果酱包好啦!&rdo;这句话激起了众怒,要不是他和他的侍从们跑得快,恐怕他早就被工人们撕碎了。(假如他不是这样回答的话,说不定事情也就平息下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