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王副官双腿打战,脸色发白,已经吓得不轻。看来名字跟性格有时候相反。带威的一般都不威武,正如杨广的心胸就一点也不宽广。当然,也有正好对应的,比如李渊的心思就跟深渊一样不可测量。
李渊笑了,他自信满满地告诉王威:&ldo;不用担忧,这伙人自恃力大,对这样的,略施小计就可以了。&rdo;
王威充满怀疑地看着李渊,然后听到了一个让自己抓狂的命令:&ldo;王副守领军居中,守住辎重,记住,一定要多张旗帜,多敲战鼓。&rdo;
说完,李渊就率领数百骑兵走了。
不会是把我留在这里断后,自己跑了吧。王威心头涌起了问候李渊的心情。
当然,王威怕是骂人的心情也没有了,交战之后,他惊恐地发现,自己的队伍溃不成军,而敌军已经宣告胜利,开始打扫战场,也就是抢起他们的东西来。
惊慌之下,王威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成了失足干部,幸亏部下发现得快,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要不然,王威极有可能被当成战利品,跟辎重一起打包运走。
王威惊魂未定,而胜利者甄翟儿也并没有放心,看到自己的部下又恢复了草台班子的本质,光顾着抢东西时,他的心头掠过一丝不祥的感觉。
预感被证实了,山冈之上,呼啸声起,一部隋军的骑兵出现在上面。
只一刻间,这一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就冲了进来,比人先到的,是带着风声的利箭。
李渊之所以敢用数千兵迎战对方的两万兵马,无他,兵书里已经写烂了,知己知彼也。李渊早已经摸透了这支部队的本质:此辈群盗,唯财是视。
于是,李渊让王威假装中军,带着辎重吸引对方进攻,自己埋伏骑兵发动突袭。当然,这个行动也不算完美无缺,主要是王副官比较悲惨,受了惊。以后李渊搞这类行动,应该要注意保护同事。
史书的记载在下面出现了分歧,有的记载,李渊冲过来之后,马上陷入了重围,幸亏李世民及时杀到,才救出李渊,顺便大败甄翟儿,而有的史书则没有这一情节。
这样的分歧并不少见,出现如此记载的原因还要论到数年后玄武门的那场惊变。我们知道,李世民的皇位不是正常继承来的,而是抢来的。而李世民又是出了名的爱改史官记录。
不管怎么说,胜利是无疑的,本来实力占优的反抗军只顾着抢物资,来不及应敌,仓促之下,两万兵马被李渊的数百骑兵打得四处逃窜。
此战过后,李渊声名大震,不少反抗军的人前来投降,李渊收编这些降兵,给他们转正安排工作。
不能简单认为李渊是慈悲心怀,李渊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隋朝的繁荣稳定。他招抚这些人,选其精锐,这些力量渐渐积聚,终将成为他争夺天下最有力的资本。
对待降者,李渊采取了跟王世充完全不同的方法,这说明这个世界上有仁慈的权谋,也有杀戮的权谋,而最终的胜利者一定属于仁慈的一方。
历山飞因此大伤元气,不久后,他又接到了窦建德谈合作的请求,一谈就被窦建德吞并了。但历山飞的部队却在延续,他的一名叫宋金刚的部下开始转投他处,并成为李渊新的劲敌。
击退了历山飞的进攻,接下来该对付突厥了。
杨广没有让李渊单干,他让马邑的太守王仁恭配合李渊抵抗突厥的侵略。
王仁恭正在翘首等待李渊的大军前来助拳,这些年中原大乱,突厥人时不时南下打个小劫,身处边境的王仁恭已经被搞得焦头烂额。
李渊总算领着他的太原兵马来了,王仁恭亲自到城外迎接,打过招呼之后,不忘往李渊的背后看一眼,脸色一下变得有点怪:&ldo;唐公就领了这些兵来?&rdo;
略点人头,后面就数千兵马,还不如黄金周某二流景点前的人头多。
李渊的微笑告诉他。
是的,我就领了这些人来。
那还打个屁!突厥号称控弦百万,出个十分之一的工就是十万人,你领数千人,是给对方送军功吧。
这一刻王仁恭想哭的心情都有。
事实上,李渊是有兵马的,据记载,他在太原有数万兵马。
李渊故意只领了数千兵来,这样做的原因是想保存实力,但也不完全为了保存实力。对于经常数十万兵马南下的突厥来说,数万跟数千并没有区别,况且,李渊还没有准备跟突厥人大决战,在他的内心,还藏着另一个计划。
当然,现在马邑太守的脸拉得比马脸还长,也该给他一个说法。李渊拍拍王仁恭的肩,告诉他自己有让突厥退兵的办法。
这一年的冬天,突厥人又来了。
按例,突厥人四处分散活动,看谁家城墙没修好或者有洞,就冲进去办一回。这一次,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距营地不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骑兵。
突厥人人员众多,又是多部落组团南下,难免管理混乱,突然冒出来这样的一支部队,好像今天太空突然出现一个飞行物,俄罗斯以为是美国的,美国以为是中国的,反正说来说去搞不清是归谁管。
搞不清,那就侦察一下吧。
突厥的侦察兵靠近了这支神秘的部队,奇怪的是,对方似乎并不介意围观。在经过近距离仔细观察之后,侦察兵发现,对方随时穿着甲胄,背着弓箭,也没有中原人常见的粮包,倒有牛羊若干,经常换营地,平时射箭打猎,侦察兵还发现,对方营中一名将领模样的人箭术高超,发箭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