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二战秘密档案-苏联惨胜真相书评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经验就是进攻------------

1940年6月13日,即朱可夫动身去基辅前夕,斯大林到底对朱可夫说了什么话,使得这位边境军区司令员流下了眼泪?显而易见,他们的谈话是什么时候也不可能记下来的。但这时《回忆与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我认为,朱可夫把斯大林最后一次、6月份谈话中说的一些话,挪到了书中所描写的第一次、5月份的谈话中。比如,关于没有远见的英法政治家即将受到惩罚的话。6月13日,盟国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已经遭受失败并且不列颠远征军团也已经从敦刻尔克撤退,很明显,惩罚的时间已经到来。但斯大林还指望着,法国人哪怕再顶住一两个月也好。并且在朱可夫上路时临别赠言:&ot;现在你已经有战斗经验了。请接受基辅军区并把自己的经验用到训练中。&ot;

朱可夫在哈拉哈河的经验就是进攻。于是,完全有这种可能,就是斯大林更直接地对他说:&ot;在你们向西线的进攻中,很快就要遭受巨大冲击。为6月15日(或8月1日)准备吧!&ot;只是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回避这个问题。再说,这也太不符合固定的宣传模式--苏联人民热爱和平的外交政治,斯大林在希特勒面前充满恐惧,这位克里姆林宫的山民盼望着,即使不能避免苏德战争,也要最大限度地延迟它的发生。

1969年,已经开始着手写回忆录的朱可夫拒绝了国防部某个不为人知的军事科学管理局的建议,预先声明说:&ot;……我们无意中把我们的战争战略问题弄得混乱不堪,并且给读者造成一种误解,好像我们想先声夺人地进攻德国。&ot;朱可夫还是有所隐瞒。

为什么笔者这么有把握地谈起斯大林曾指示过朱可夫?因为基本上这些指示不可能是别的样子。当朱可夫还待在遥远的蒙古时,斯大林已经酝酿成熟了一个十分具体的进攻&ot;朋友和盟友&ot;希特勒的计划,这位朋友就在1939年12月还诚挚地祝贺苏联领导人的60寿辰,并祝斯大林个人&ot;身体健康&ot;和&ot;友好的苏联人民未来一切顺利&ot;。斯大林不想欠下这份人情,感谢了德国元首的&ot;美好祝愿&ot;。而对也捎来热情祝愿的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回答用了一句被载入史册,并于二战后在西方被人多次戏谑引用的经典名言:&ot;德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指1939年9月德军和苏军共同抗击波兰军队的战役。--作者按)有着深厚的基础,必将源远流长、牢不可破。&ot;9

所有这些话,都是从当时苏联和德国报纸上公布的电报中摘出来的,是为了给舆论界做姿态。而不做姿态的那些文件又如何呢?如果读读它们,其中&ot;源远流长、牢不可破&ot;的苏德友谊连影子也看不见。

例如,当时任苏军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的ВФ特里布茨在回忆录中写道:&ot;1940年2月,海军人民委员hГ库兹涅佐夫颁布了一个指示,其中指出存在以德国为首、包括意大利、匈牙利在内的联盟同时进攻苏联的可能性。&ot;在hГ库兹涅佐夫死后才出版的一本名叫《严峻的转折点》的书中,在关于海军上将的简短生平和主要军事活动中,这份指示的准确日期被注明是1940年2月26日。正如编纂者所写的那样,生平是在由国家档案馆所提供的资料和hГ库兹涅佐夫的个人档案资料基础上写成的,所以可以确定:这份把德国和它的盟国称做苏联可能的敌人的指示,确实是在1940年2月底由海军人民委员颁布的。

我希望读者能够懂得,这类指示原则上不是根据陆军或海军机关领导的提议颁布的。这种指示一般只是根据国家政治领导人的提议,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指的是根据斯大林的提议颁布的。肯定,类似的指示当时确实是由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交给红军的,只是历史学家至今也没有找到原件。也可能,无论是库兹涅佐夫的指示,还是伏罗希洛夫的指示,早就已经被销毁了。

进攻前的一些背景事件:卡庭秘密屠杀波兰军官……

1940年2月,红军虽遭受巨大伤亡,但控制了曼纳林防线,于是,英国和法国真的准备派出自己的远征军援助芬兰。似乎为了反击&ot;海洋霸权主义&ot;、为了反击眼看就要到达波罗的海的强大的海军舰队,特里布茨和库兹涅佐夫的海军本来早就应该严阵以待。实际情况却是,斯大林对于英法登陆部队一点儿也不担心,相反,却准备与整整5个月前还兄弟般地一起瓜分波兰并签订友好边境条约的德国开战。并且之所以与芬兰握手言和,并不是因为惧怕英法联军对苏芬冲突的干涉,而是为了尽快调集在芬兰的红军主力部队,以便从背后袭击准备在西线发起总攻的&ot;德国朋友&ot;。如果说1940年3月在赫尔辛基主战派占据了上风的话,与根据和平结束战争的条件所签署的《莫斯科和平条约》相比,无论如何令人难以置信--芬兰摆脱苏联战争所遭受的领土损失将会减少很多。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如果芬兰人继续不屈服,斯大林也可能同意在&ot;冬季战争&ot;开始前夕由苏联提出的土地交换计划。那样,苏联将会得到开垦得很好、有经济潜力的卡累利阿地峡,用于巩固曼纳林防线,从而让给芬兰一半的领土--靠近拉多加湖以北那片人烟稀少的沼泽地。从曼纳林防线撤离后,芬兰政府本来准备同意这一计划。但斯大林当时的要求又加码了,在赫尔辛基,由于不知道苏联的底牌,又担心英法联军最终不来援助,于是决定接受更为苛刻的和平条件,只求保全一个独立国家。虽然,即使芬兰人拒绝苏联的条件,斯大林也会做出很大让步。春季泥泞季节即将到来,红军的燃料总共只够用半个多月的,而主要兵力必须用于攻打德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