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闲着没事的小二就拿着铁锹到屋后面挖土。受原主的影响,小二更想到外面山脚下挖土,可妞妞在堂屋里睡觉,他要看孩子啊。
王大嫂从地里回到家没看到小二,心里一慌,小二不会在她走后哭晕了吧。一想到有这种可能,扔下锄头就往屋里钻。
几间房子都找遍了还没找到小二,王大嫂害怕了,一想到小二的抠逼德行,丢个铜板能心疼半天,现在把灶房烧了忙不迭的就往井边跑。
&ldo;大嫂,你在干么?&rdo;疑惑的声音突然响起,正打算喊人打捞小二的王大嫂身子一抖差的摔进井里。
小二见大嫂趴在井边不动:&ldo;水井里有啥啊?&rdo;
王大嫂忙说:&ldo;没啥。就是乡亲们挑水帮咱家扑火,我想看看井里还有水吗。&rdo;万万不敢说她以为小叔子脑袋一抽,跳井了。怕小二问下去,就说:&ldo;灶房里还有油盐吗?&rdo;
&ldo;还有!&rdo;点点头一脸庆幸:&ldo;幸好我喜欢把油罐子和盐罐子搁在角落里,不然被房顶上掉下来的木头砸碎了,又得去买。&rdo;
王大嫂想说,要不是你过日子太仔细,怕盐化了油洒了,就差没把两个罐子塞到墙缝里去了,就凭刚才那场火,盐罐子里的盐不被烤化,油罐子也会被从屋顶上掉下来的东西砸碎,咋可能还好好的。
&ldo;那就好,我去烙饼?&rdo;王大嫂试探的问。
小二点头:&ldo;今天的饭就大嫂你做吧,我还有点活没干完。&rdo;
王大嫂不是个多话的人,没问他在干啥就想去帮他,但一想到等天黑了就看不见做饭了,便转身去了只剩下四堵墙的灶房。
只是,看到锅底上一块黑乎乎的面块,王大嫂又忍不住笑了,这个小叔子
也是锅底上有一块面搁在那里,王大嫂就用抹布擦擦锅,找到放在院子里晒着的木盆,就开始倒水和面。想起明早还要下地干活,又往盆里加一碗面。
面好了,王大嫂把面擀成半指厚巴掌大的面块,然后开始烧火。锅热了,往锅里溜一点水,就把面饼贴在锅里,干烙。
小二听到大嫂喊吃饭,就放下铁锹,抱起小侄女回前院。
和中午一样,白开水泡面饼。
先前,因为小二初到贵宝地,他又把灶房烧了,就觉得,能有点吃的就不错了。
再加他当时脑袋快乱成一团麻了,要是有人坏心的趁他呆愣的时候放在他嘴边一坨翔,保不准他也能淡定从容的咽下去。
而现在,一个下午足够工科男想清楚一切,再看到无油无盐的面块,还是高粱面和小麦面混合而成的面饼,就有些难以下咽了。
可是,再难吃小二也要咽下去。春种还没种下,秋收还不知道在猴年马月呢,小二可不想被饿死一次。
说到春种,就是前世和今生两地的气候不同,出生农村的小二也知道要育苗。可在他的记忆里,整个村子里的人,好像也没有哪家提前育苗的。再一细想,问题又来了。
建灶房,育稻苗,买铁锅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二突然感到肩膀一沉。
一抬头,看到侄女的一双小手正扒着他的肩膀,顶着枯黄的头发,瘦瘦的小身子正试图爬他背上去:&ldo;大嫂,你干啥呢?&rdo;
王大嫂端着碗拿着筷子正站在鸡圈跟前:&ldo;鸡鸭你都喂了?&rdo;
小二道:&ldo;喂好了,你累一天了,和妞妞早点睡吧。&rdo;放下碗,就打算把侄女抱还给她。
&ldo;你还干啥去?&rdo;王大嫂心里真纳闷。
小二说:&ldo;天不早了,回头再和你说。。&rdo;
王大嫂是个本分的妇人,以夫为天,听到小二的话就说:&ldo;那你别忙太晚。&rdo;
小二见大嫂这么好打发,直呼好运。要是重生到一个长舌妇家里,真有他受的。
早春时节,天黑的早。王大嫂带着闺女去睡觉的时候,最多也不过七点。
而小二是个不到半夜不上炕的主,闲的蛋疼就继续挖土,等看到一百平方大的泥堆快高过墙头了,小二才放过铁锹。
就在小二睡不着觉挖土的时候,王来福一家人也没去睡觉,都搁在院子坐着呢。
王老汉下午去地里翻地的时候才清楚自家婆娘和大孙子又跑到老三家里闹腾的事,看着一家人:&ldo;你们最近不准给我往村东头去,谁要把小二惹来咱家,我打断他的腿!&rdo;
&ldo;爷爷,你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让小二有机会来咱们家里吃饭的!&rdo;王来福拍着胸脯说。
王老汉对大孙子还是很信任的,那啥,那谁被小二踢倒在地的事,王老汉表示他不记得了,然后一家人又闲唠一会儿,就谁回谁屋了。
一天之内,小二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吓又累的,他居然能一觉睡到天蒙蒙亮。
小二醒来后,看了看周围陌生的场景,好一会儿才明白他已经穿越到了农家。为了不做饭,小二洗洗脸漱漱口,扛起铁锹就下地。
按照记忆,小二走到地头上,见剩下的半亩地被大嫂翻好了,小二就开始整地,可刚敲碎一大块泥块,小二的眉头就忍不住一跳。
前世生长于农家的小二非常明白,这土地根本不能种小麦,可记忆却告诉他除了有牛的那几户人家外,王家村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是这么翻地,只有极个别的人家用身体拉着犁头犁地,关键是他们家连犁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