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涅认为两个使团都一样有害:&ot;马戛尔尼虽拒绝低头极大地损害了他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伤害了一个自以为高于他人的民族的自尊心。&ot;相反,荷兰人答应叩头&ot;像是弥补了英国人的凌辱&ot;。但他们受到的欢迎&ot;同应该受到的并不相符&ot;。所以&ot;在中国人取得经验并懂得自己在政治上之所以能存在下来乃是因为他们国家遥远,在他们懂得对自己过高评价完全是空中楼阁之前派使团去中国本身就是个错误。总有一天那些蔑视外国人,把他们纯粹看成是商人的中国人会承认:被他们如此侮辱的洋人竟那么可怕。而外国一旦同中国交手,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地处世界另一端的中国从武力上来说竟如此落后。&ot;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
(1805年秋)
不是荷兰,而只有俄国才能在北京同英国人竞争。叶卡捷琳娜二世曾追击逃往中国的原住伏尔加河两岸的鞑靼人,派过一支军队警戒中国边界,并收容被天主教国家驱逐出来的耶稣会教士。她做这些好事时,当然在亚洲暗中有着自己的打算。
当马戛尔尼坐船航向中国时,一个由拉赫曼中尉率领的使团在北海道登陆,想潜入日本,但未成功。伦敦就像圣彼得堡关心马戛尔尼使团一样,仔细地关注着这个规模极小的使团的一举一动。我们还记得松筠在陪马戛尔尼去杭州前刚在蒙古同俄国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会谈。
叶卡捷琳娜二世死于1796年,但她的继承人执行相同的政策。亚历山大一世设法同中国不是在边境而是在北京建立关系。沙皇的外交部长波兰的恰尔托雷斯基亲王助了他一臂之力。他贪婪地阅读了马戛尔尼使团的叙述。俄罗斯帝国是中国的近邻,它不能比遥远的英国还不如。
事情发生在1805年秋天,当时欧洲--包括俄国--正第三次结成联盟来反对法国。指定的使臣是戈洛夫金伯爵,他要一大群随行人员,包括60名卫士和一大队骑兵。波兰的大贵族任&iddot;波托斯基伯爵毛遂自荐,提出要以&ot;伽伐尼科学方面的学者&ot;即电子专家的身份陪同前往。恰尔托雷斯基的这位表亲和朋友既聪明又有教养,他像马戛尔尼一样自信能让中国人相信同科学技术先进的俄国交往他们会得到好处。他特别想当戈洛夫金的高级政治顾问--但后者不想听从任何人的意见。波托茨基是否向他建议过读读传教士、斯当东、巴罗等人的著作呢?但戈洛夫金是以法国方式教育大的,他的答复是&ot;天下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一位好厨师和美酒。&ot;他打算以华丽的随从、沙皇的威望以及自己的才能来使嘉庆--乾隆的儿子和继承人--赞叹不已。
而波托茨基写道:&ot;全是因为没有阅读马戛尔尼使团的叙述,我们才陷入让我们使团遭受失败的这场误会中去的。戈洛夫金让人在他的马车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上帝是仁慈的,前进!然后就带着一列引人注目的轻便队伍上路了。&ot;
三封信
使团向伊尔库茨克前进。它未到喀山,封库伦(乌兰巴托)王的信就提出把大部分随从留在边界上;另外马上要礼品的清单。戈洛夫金答复说像他这样身份的使臣至少要带250名随员。
使团在色楞格斯克收到了第二封信,库伦王再一次强调:&ot;减少随从人数并送上礼品清单。&ot;戈洛夫金感到震惊,尽量把随从减少90人。在抵达边境前的最后一站特罗伊次克,库伦王的第三封信到了:&ot;使臣若要一睹龙颜,就只能有70人入境。&ot;
波托茨基在给他兄弟的信中指出:&ot;我的所见所闻都证明:由于他们制度的惰性,他们久而久之总会战胜别人的极力反对。&ot;
然而,只要使臣正式答应叩头,就可同意带124人入境。戈洛夫金为取得了进展而得意忘形,就作出了许诺。他不知道库伦王受命让使团在中国新年前随无数朝贡者一起进京。他们在1805年12月18日--即奥斯特金茨战役和普莱斯堡和约之间--在俄国的礼炮声中和中国的鞭炮声中进入中国。
那天数九严寒。热茶一倒出来表面就结起一层冰碴儿。在库伦王由他的满族办事大臣伴随着,再一次向戈洛夫金表示急于看到他们进京。他们请他第三天参加御宴。
圣体存在
戈洛夫金由一批威武的俄国和蒙古骑士伴同着来了。库伦王把他带到香案前对他说:&ot;皇上在库伦赐宴,实为皇恩浩荡。你应当拜谢。我对这些点燃的香施礼,你也同我一起施礼。&ot;使臣只肯脱帽。库伦王训斥了他。俄国人回答无法相信这几支蜡烛就是皇上。嗓门越来越高。库伦王动了怒,后来语气又缓和了。大家冷冷地分了手。
两天后重开谈判。但戈洛夫金遇到了障碍:&ot;必须满足礼部的要求。它的规定是必须服从的。&ot;库伦王又补充了一句早先使英国人大为惊讶的话:&ot;你看,施礼并不是一件国家大事。&ot;当然不是,但却责任重大,若要拒绝,使命便会失败。库伦王说他已向北京汇报情况,在答复到达之前,他什么也不准备谈。这需要20天。蒙古包里冷得令人无法忍受。
北京的答复到后,库伦王请使臣重新进行会谈。&ot;我现在执掌着撵走你们的权力。你到你们的皇上面前如何交差呢?&ot;&ot;我们的皇上会奖励我们的!你若要撵我们,悉听尊便。&ot;王反驳说:&ot;我对你们无法理解。派你们来北京,而你们却想方设法地不去。&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