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阅读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刘邦在关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咸阳郊外的工地上度过的,虽然辛苦,却也兴趣盎然。也就在此期间,刘邦遭遇了对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一次事件:他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的丰采。

关于未来的汉高祖与在位的秦始皇的这次相遇,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裡如此写道:当时,秦始皇出行,允许百姓道旁观瞻,刘邦有幸挤进观瞻的行列当中,目睹了盛大的车马仪仗,精锐的步骑警卫,远远地仰望到了秦始皇的身影。对于咸阳徭夫、沛县乡佬的泗水亭长刘季来说,秦始皇宛若天上的太阳,灿烂辉煌,感光受彩之下,刘邦身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久久迈不动脚步,感慨至于极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反反覆覆,只有这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所传送的感慨,几乎概括了刘邦一生的政治走向。在秦末战国复活的大潮中,刘邦之所以不甘于为王,一心一意要做皇帝,其中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秦始皇是早就建树于他心中的偶像,他要像秦始皇一样君临天下,在万人观瞻的车马出行中体验人生的满足。

八、亭长做了亡命徒

〈前言〉从此以后,刘邦等人就在芒砀山隐藏下来,成为秦政府通缉追捕的盗贼团伙。就沛县官方而言,刘邦是知法犯法的首犯;就沛县地方乡亲父老而言,刘邦是脱民于难的好汉。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二一○),刘邦已经四十六岁了,一直在泗水亭长任上混著。刘邦结婚晚,虽说早年与外妇曹氏有一儿子,毕竟是非婚的私生子,登录在曹氏家的户籍上,名不正言不顺,上不得檯面,不得不藏著隐著。与吕稚结婚后,先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这一年,吕稚生下一个儿子,刘邦好生高兴,中年得子,又是正妻所生,虽说是平民人家,扯不上什麽爵位产业嫡子继承之类,户籍上总算是有了子男,不至于绝了刘季的香火。近五十的人了,亭长任上已经多年,再过十年,五十六岁就该退休了。也不愿去多想,能生子,说明我刘季精气还旺,撞上勾人的夫人,看我不给你生出十个八个来。虽然只能是想想说说而已,刘季心中还是火气未灭。

这年九月,诏令传达下来,说是皇帝过世,小儿子胡亥继承了皇位,称二世皇帝。二世皇帝诏令天下,称颂始皇帝功德,昭明承继大统的惶恐,赦免罪人,减免赋税,安定民心云云。毕竟是山高皇帝远的事情,沛县城裡,还有些默哀的动向议论,到了泗水亭上,大家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虽说是换了皇帝,日子还是老样子。

刘邦得了儿子,依然常常泡在王大娘、武大妈的酒店裡,只是多了些得子的话题。不久,来往的客官渐渐带来些风闻,说是二世皇帝的即位有些蹊跷。大儿子扶苏是嫡长子,被不明不白赐死,受始皇帝命令辅佐扶苏、威震匈奴的将军蒙恬和他的弟弟,始皇帝的亲信大臣蒙毅,也受牵连被杀。始皇帝死在沙丘离宫,那是从前赵国的武灵王被害的地方;始皇帝的车马官赵高是赵国人,又是二世皇帝的老师,突然高升郎中令,其间怕是有些猫腻。不久,又有传说咸阳城裡大开杀戒,二世皇帝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十几位公子公主杀了个乾淨,先帝的老臣们,也人人自危,面临著一个个被肃清的命运云云。风闻是越来越多,无风不起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刘邦感到,上面大概是有些不稳了。

不久,有命令下来,说是已经停工的阿房宫重新开工,始皇帝的郦山陵园也要加紧完成。沛县开始徵发长年外出的徭役,担当郦山工事的服役民工徵发完毕后,命令泗水亭长刘季押解奔赴咸阳,即日启程,快去快回。刘邦前年才在咸阳阿房宫工地服役一年,回到沛县家中来也就一年左右,儿子刚刚出生,家事正是繁忙,实在是不想远出,再去风餐露宿。不过,命令已经下来,刘邦不敢怠慢,只得告别妻子儿女,押解百十号人启程西行。

刘邦所押解的服役民工,都是沛县当地徵发的编户之民,多是农民,也杂有手艺人、商贩各色人等,沛县城裡杀狗挂卖的莽汉子樊哙,也在其中。同是本地人,出门在外是同乡,从军出战是同伍,同生共死,天然一种割不断的乡情。大都是有家有口的人,送别时妻子儿女哭泣,老父老母歎息,父老乡亲还口口声声拜託了。有什麽办法,死了的皇帝要修陵墓,活著的皇帝要修宫殿,劳民伤财,苦了的还不是细民百姓。也没有多说的话,自己也是服役刚刚归来,马上又是别妻离子,只有请大家放心了,我刘季也是沛县一方水土养大的,能担待的都会扛在肩上。

刘邦押解一行人出得沛县城西去,途中休息时就跑了几个,进入自己的生地丰邑一带,又跑了几个。到了丰邑西边的大水塘子,刘邦带领一行人歇宿于泽中亭亭舍,再一次清点人数,又少了几个。刘邦心中好生不快,直犯滴咕,照这样走下去,到不了咸阳,人都跑了个精光。当今刑法重,服役者逃脱,押解之吏罚作服役,不要说跑了个精光,就是跑了一个,自己都得被判严刑。押解的这一帮人,都是乡亲,大家都是莫奈何的苦难事,我刘季何必自苦苦人,乾脆图个乾淨利索。于是,当晚刘邦在亭舍备下酒菜,召集所押解的服役民工一同饮食,三杯酒下肚,刘邦对众人说道:「眼下的处境,我们彼此清楚,我刘季不为难诸位,大家各自散去,自谋出路,我也从此远走他乡,隐去逃亡。大家好自为之,后会有期。」众人好生感激,大多纷纷散去,樊哙等十几个没有家口拖累的年轻人,平日就听说刘季侠义,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刘大哥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