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永州。
长隆县是永州二十七县之一,地势平坦,人口众多。
在长隆县南部,有着一座妇孺皆知的大山,凤临山。
仰望凤临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群山,满山坦郁荫翳树木与湛蓝辽阔天空,缥缈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淡墨山水画。
远处丘陵高低有致,起伏连绵,在飘渺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传闻数十年前,一股炽热的火焰照亮了黑夜中的槐山,随着一声嘹亮的凤鸣声,一只有着晶莹五彩色尾羽的凤凰,直冲云霄。
经过一阵添油加醋后,这件事被茶馆说书人讲成了一只凤凰在槐山,涅槃重生,再次展翅翱翔于高空的故事。
槐山也因此被称为凤临山。
不少文人墨士听闻此事后,纷纷从五湖四海赶来,在凤临山上吟诗造句,不得不说那些文人肚子里还是有几分墨水的,写出的诗句都很是不凡。
凤临山三十里外的关河镇也因此变得繁荣昌盛了不少。
凤临山的山顶之上有着一潭湖水清澈的湖泊,湖泊旁有着一棵苍翠挺拔,枝条繁多的桃树和一座气势恢宏的褐色楼阁,在楼阁的入口上,挂着一块青色牌匾,写着苍劲有力的“凤舞阁”三个大字。
凤舞阁的某个房间内,一名七八岁的青衫少年盘坐在一块蒲团上。
剑眉星目,黑发披肩。倒也称得上一句相貌不凡了。
淡淡的蓝色荧光浮现在他的周围,光点纷纷涌入他的身体。
半个时辰后,他缓缓的睁开双眼,只觉目达耳通,精神抖擞,一幅修为有所精进的模样。
青衫少年缓缓起身,面无表情的向楼阁外走去。
少年名为杜楚歌,五岁时检测出水木双灵根资质且木灵根的亲和度达到了惊人的九十二,这令楚歌的父亲杜龙习得知此事后,对他更是疼爱有加。
楚歌今年七岁,修道至今已有两载,但身为双灵根,修为如今只有炼气二层。
只因其修炼的功法名为归元功,修炼速度极慢,即便是散修,也大都不会选择修炼此法。
修炼归元功的修士特点是体内灵力较为平和,中正,根基牢固。
缺点则是瓶颈较多,斗法较弱,吸收的灵气大多会被浪费,散溢到身体四周,导致修炼速度大大降低。
不过倒也并不全是坏处,散溢到身体上的灵力使得楚歌的体魄强健了不少。
鉴于杜龙习没有适合楚歌的功法,因此只好让楚歌修炼归元功。
归元功虽然修炼速度极慢,但胜在改修功法时,事半功倍,作为过渡用的功法,再合适不过了。
杜龙习打算在楚歌十岁,也就是三年之后,带着楚歌前往燕国第一大宗门,太清门。
这太清门在南域有着七千年的历史,目前坐拥三位元婴期大修士,即便放在整个南域,那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宗门。
不仅如此,太清门的修士极为护短,弟子个个嫉恶如仇,视除魔卫道为己任,因此在南域,世俗中那些斩妖除魔的故事里,主角大多数都是太清门弟子。
也因此导致魔道视太清门为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