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元敬这才笑了笑,如果李老先生一听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走了,恐怕也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他开口解释道:&ldo;这诗确实是小子作的,前几日祖母说要带我出来玩儿,说起青河边的柳树,小子抓耳挠腮了好几天,才想出了这么一首诗。&rdo;
李老先生还未说话,那个青年又多嘴说道:&ldo;说的好听,骆宾王七岁才能作诗,你倒好,三岁就能了,难不成你还是个绝世天才不成?&rdo;
章元敬被人为难了却不生气,反倒是笑道:&ldo;小子自然不如骆宾王,只是之前读过一首咏柳,写的极好,老先生可有兴趣听上一听?&rdo;
李老先生瞥了一眼有些气急败坏的青年,倒是颇有几分兴致的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ldo;不如你先念来听听看。&rdo;
章元敬深深吸了口气,念道:&ldo;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子读到的时候便觉得写的极好,前几日实在是想不出来,便就着这首诗改了改,才有了那首青江绿波高,细叶如丝绦,何人妆杨柳,春风似剪刀。&rdo;
章元敬有些害羞的背着手,又说道:&ldo;说来惭愧,改了之后的诗自然不如原来的好。&rdo;
李老先生一听,果然起了兴趣,问道:&ldo;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果然好诗,怎么我从未听过?&rdo;
两个世界是平行空间,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章元敬正要解释,李老先生却叉开话题,带着几分肯定和好奇问道:&ldo;你识字?&rdo;
章元敬松了口气,暗道拿古人的诗歌出来显摆果然是具有风险的,幸亏他没有那么大脸直接挂在自己的名下,不然将来非得弄一个江郎才尽的名声不可。
&ldo;小子不才,认得一些。&rdo;章元敬依旧是不卑不亢的说道。
李老先生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胡须问道:&ldo;何人是你的启蒙老师?&rdo;
章元敬带着几分腼腆,解释道:&ldo;是家母,她识字不多,却还能背三字经,后来小子找到了一本先父留下的说文解字,便一直自己对照着看,倒是多认得了一些字。&rdo;
这时候,姜氏终于忍不住了,插嘴说道:&ldo;可不是吗,我家平安从小聪慧,自说话就能读书,如今还能自己作诗啦。&rdo;
那个青年立刻嗤笑道:&ldo;从未正经读过书,还敢说是自己做的诗。&rdo;
李老先生又是皱了皱眉,心中对他胡乱插嘴十分不悦,要不是碍于交情他肯定不能带着这样的人出门,口中却道:&ldo;你来看看,这是何字?&rdo;
说完这话,李老先生随意捡起一根树枝,三来下在地上写了一个孝字。
章元敬一看就松了口气,信心满满的说道:&ldo;这是孝顺的孝字,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rdo;
李老先生又问道:&ldo;不是说只读了三字经吗,怎么还懂论语和孝经?&rdo;
章元敬心中也是一愣,他只是顺口背了出来,背出来之后才想到这句话似乎是明清时期才有的,心中顿时冷汗直冒。听见这话他才松了口气,好歹这两本书也曾提到过,看来他平日里还得小心才是,读书的时候东西背的杂,古代忌讳多,时不时就得给他设个坑。
他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背着手鼓着脸颊说道:&ldo;并未读过,只是偶尔看过先父遗笔,才记得一些,小子献丑了。&rdo;
再次听到先父两字,李老先生心中倒是多了几分怜惜,看着孩子不过是三岁大却失去了父亲,出门来只能让年老体衰的老祖母陪着,可见她们家处境。
再看那诗歌,那笔记,想必孩子去世的亲爹也必然是个读书人,只可惜亡故的早,未能闻名天下。李老先生先对章明亭有了几分好感,再看章元敬更觉得可人,心中已经有了个主意,只是这会儿却故意不说,只是笑道:&ldo;不错不错,既然知道百善孝为先,那你便先帮着祖母挖野菜吧,别让老人家辛苦了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