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人之性,有山峙渊停者,患在不通。&rdo;一个稳如山岳,太持重的人,做起事来,往往不能通达权宜。&ldo;严刚贬绝者,患在伤士。&rdo;处世太严谨刚烈,除恶务尽的人,往往会因小的漏失而毁了人才。&ldo;广大阔荡者,患在无检。&rdo;过分宽大的人,遇事又往往不知检点,流于怠情简慢,马马虎虎。&ldo;和顺恭慎者,患在少断。&rdo;对人客客气气,内心又特别小心谨慎的人,在紧急状况下,重要关键处,则没有当机立断的魄力。&ldo;端悫清洁者,患在狭隘。&rdo;做人方方正正,丝毫不苟取的人,又有拘拘缩缩,施展不开的缺点。&ldo;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rdo;那种有口才的人,则常犯话多的毛病,言多必失,多言是要不得的。&ldo;安舒沉重者,患在后世。&rdo;安于现实的人,一定不会乱来,但他往往是跟不上时代的落伍者。&ldo;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rdo;尊重传统,守礼守常的,又往往会食古而不化,死守着古老的教条,于是就难有进步。&ldo;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rdo;现代语所谓有冲劲,有干劲的人,在相反的一面,又容易造成危险的祸害。
所以认识了一个人的气度,同时还要看他这一种气度在反面有什么缺陷,那么&ldo;事上&rdo;也好,&ldo;用下&rdo;也好,才能达到知人善任的目的。
孟子一见到梁襄王,就说他&ldo;望之不似人君&rdo;。这是孟子的善于识人。历史上的确有许多不像皇帝的职业皇帝,尤其是生下来就是太子的人,常有不像样的。野史的资料,记载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有一次拿起元朝后代皇帝的画像来看,他说:&ldo;左看右看,只像是个牛医,哪里像个君临天下的帝王相。&rdo;牛医就是兽医的意思。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有许多人是见过的,他的照片,大家差不多都看过,虽然清秀,但却带着点&ldo;我见犹怜&rdo;的味道,的确也是&ldo;望之不似人君&rdo;的一种典型。
从&ldo;望之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rdo;这两句话,就知道孟子的心目中,已经认为这位魏国新王是扶植不起来的,这时也已经注定了孟子将要离开魏国的命运。
天下定于一
孟子告诉别人‐‐也可能是告诉他的学生,这位魏国新王,还有更妙的事。梁襄王见到孟子,既没有寒暄,也没有礼貌,招呼也不打一个,连&ldo;叟&rdo;都不史一下了。忽然间毫不客气地、冒冒失失、没头没脑地捅出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来:&ldo;怎么定天下?&rdo;于是孟子只好答复他:&ldo;定于一。&rdo;
这一个&ldo;一&rdo;是什么?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原则?一个战略?或一个国家?到底是&ldo;一&rdo;个什么?好比佛家参禅的话头,看不出一个确定的意义,你爱怎么想就怎么去想吧。!
可是这位&ldo;不见所畏&rdo;的公子哥儿想的是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就是我襄王自己。所以马上接口问孟子:&ldo;哪一个人可以定天下?&rdo;这时孟子就他的话告诉他:&ldo;只有那个不喜欢杀人的人,才能够定天下。&rdo;这时候襄王才明白,孟子所说定天下的人,并不是他梁襄王,而是不喜欢杀人的人。
不杀人的人就能定天下。如果在现代这个时代,我们依文释义,这句话似乎就不通,没有道理。你我不要说不喜欢杀人,即使杀一只鸡也害怕,难道就可以定天下?果真如此,则人人可以定天下了。当然,我们不能作这样的解释。孟子这句话,是指当时那个时代的君主而言。在战国时代的人主‐‐民众的家长,是可以随自己的喜恶,任意杀人,有绝对的杀人权利,没有权能分别的法令,没有绝对合理的规章,人主不必守法,可以生人,也可以杀人。所以孟子这句话,是对当时有杀人特权的人主们而言。
梁襄王说:假如一个人主不杀人,那有谁和他在一起肯来帮忙他呢?大概战国时代,各国君主,都以杀人为务,以杀人来立威,使人畏惧,因为怕被杀而跟着走。自幼在这种人主可以随意杀人的观念下长大的梁襄王,听孟子说不杀人可以定天下,感到意外,所以才问出&ldo;孰能与之&rdo;这句话来。
孟子听到这个无知的问题,还是开导他,告诉他:&ldo;假如今天有一个爱护百姓,不随意杀人的人主,则天下的人都会和他在一起。&rdo;孟子还怕他听不懂这个道理,于是又改用比喻的方式开导他说:&ldo;您对于田地里禾苗生长的情形,是一定知道的。每年到了七、八月的时候,如果久不下雨,田地干旱,稻子没有水分滋养,眼看就要枯萎了。正当这个时候,炎阳高照的万里晴空中,突然涌来弥漫着水汽的云层,接着充沛的雨水如注地降下来,很快地,那田地里本来已经垂头弯腰,快要枯萎的稻子,就又有了生气,欣欣向荣地伸直了禾杆,生气勃勃地复活成长起来。像这股充沛的滋润力,是自然的法则,又有谁阻挡得了呢?&rdo;
可慨叹的,孟子这个枯苗的比喻,恰好就是乱世败政‐‐如战国时代人生境况的写照。
在古代历史上,碰到乱世的时代,人命真如枯苗草营,有野心的诸侯们,大都是走&ldo;残民以逞&rdo;‐‐满足私欲的路线。读了《孟子》这一节书,由乱离人命如草管枯苗,使人联想到明代沈明臣的诗句‐‐&ldo;杀人如草不闻声&rdo;这沉痛的描述。
接着孟子又说:&ldo;今天那些统领人的人主们,各国的国君们,没有一个不是好大喜功,杀人如麻而无动于衷。倘使其中有一位大仁大义的国君,能够施行仁政,体恤百姓,不随意杀伐征战的话,那么天下的老百姓,一个个都会伸长了脖子仰望着,期待着这位君主的领导。如果真的有一天,出现了这样的君主,发生了这样的情形,那么百姓们就会像往下冲的巨流般地归向他。这股自然的趋势,哪里是人力所能阻挡得了的呢?那么这个不好杀人的君主,当然就可以统一天下了。&rdo;
这一节,等于孟子的日记,是他自身的历史笔记。当他快要离开魏国之前,非常倒霉不得意,梁惠王虽然谈不拢,结果还是谈得差不多,至少是可以谈,现在这位新王根本&ldo;望之不似人君&rdo;,谈也不必谈了,只有卷起铺盖走路了。
在这一节记载里,虽然梁襄王的问话不好,而且问得没有礼貌,没有意义。可孟子答复他的话,都是至理名言,是真正的道理。凡是想要作为一国之主的,就要具备这样的胸怀和器度。相反地,也解释了孟子说梁襄王&ldo;望之不似人君&rdo;的理由。梁襄王没有这种抱负,那么就不能令人见了产生肃然起敬的心理,他的器度、胸襟,都没有那种令人愿意臣服为他辅助的气势。
孟子与苏秦的对照
孟子自从那次见了梁襄王,出来对人说梁襄王&ldo;望之不似人君&rdo;以后,就离开了魏国。这应该是梁惠王刚刚去世,襄王即位那一年的事情。梁襄王二年,苏秦大约就在孟子之后,又到了魏国,并且以合纵之说,说动了梁襄王,参加了苏秦所主张的六国合纵以抗秦的计划。当然,精确的考据很难说。
这次苏秦访问魏国,和梁襄王谈话的经过,《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述,内容差不多,但是《战国策》的记载比较详细而精彩。现在引用到这里,我们可以对照起来,作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