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不是84年开公审大会时的那个银行抢劫案?&rdo;魏德华一震。
&ldo;没错,就是那个案子。&rdo;
&ldo;怎么,你那儿有线索?&rdo;魏德华挺了一下身子,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
&ldo;我这会儿还拿不太准,我记了这么几个东西,你抓紧核实一下。&rdo;
魏德华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满世界急急忙忙地找笔找纸。&ldo;好了,你说。&rdo;
……
84年元月13日万人公审大会伤3死2两辆摩托车,2人红围巾小皮包军绿色单帽塑料底棉鞋5万人民币,5千美元魏德华死死地瞅着眼前记下来的这几溜数字,心里有个东西像打鼓一样猛跳了起来。
这个时时刻刻让他牵肠挂肚、殚精竭虑的案子,怎么会不记得!
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但这案子所有的细节和情景仍然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
他当时虽然并不在市公安局,但他和罗维民一道,同时因这个案子被抽调到了地区公安处临时组织的1&iddot;13大案专案组。
这一调便是两个多月,而后便连工作关系也转到了市公安局;后来,市局班子因此案被一再调整,他被提任为市局刑警队副队长;再后来,他被提任为刑警队队长;再再后来,他被提任为一直到今天的市局副局长……
说到底,他之所以从县公安局最终被调进市公安局,其实还是因为1&iddot;13这个特大抢劫杀人案。1&iddot;13大案专案组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十几年过去了,魏德华成了这个专案组里最久最老的专案成员之一。
魏德华的老上级,原市局分管刑警队的副局长因此案被连降两级,而后因癌症去世。这个公安系统响当当的硬汉子,临死时有关公安方面的事情,几乎什么也没有交待,惟一对他说了又说的,便是这起抢劫杀人案。弥留之际,他最后讲出来的一句话竟是:
&ldo;……小魏,等到哪天……破了案,在我坟前烧张纸,告诉我一声……&rdo;
一辈子很少流泪的老局长,临死时,竟淌下了两行浑浑的泪水。
死不瞑目的同事里,岂止是老局长一人。
1&iddot;13抢劫杀人案,十多年了,就像石头一样沉沉地压在市局每一个人心上。与其说它是一个洗不清的耻辱,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神气活现地罩在警察头上的恶魔,它时时不断地朝着每一个搞公安的发出阵阵哂笑和嘲讽,大张旗鼓,洋洋得意地向世人宣告着公安的愚笨和无能……
这样的一个案子,又如何忘得了!
一个监狱的在押犯人,能说出这样的情况来,真正是非同小可!
魏德华瞪着两只血红的大眼,从这几行字上久久地抬不起头来。
作为最老的一个1&iddot;13大案专案组成员,他清楚这几行字的分量。这记录下来的东西实实在在是太重要,太重大,太让人激动和振奋了!
对一个刑警队长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人兴奋不已的东西了。
因为一个监狱的在押犯人,能说出这样的情况来,真正是非同小可!
当时因破案需要,像&ldo;红围巾&rdo;,&ldo;小皮包&rdo;,&ldo;塑料底棉鞋&rdo;,这些作案的细节,基本上属于严格保密范围,没有让任何一家新闻媒体报道过。当时曾有一家晚报得到了&ldo;塑料底棉鞋&rdo;这一情况,专案组得知后,连夜派人专程赶到晚报编辑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连哄带吓,好话说尽,才算把新闻稿给撤了下来。这么多年来直到今天,除了案发现场的一些目击者,公安系统以外,这些作案细节,仍然属于&ldo;绝密&rdo;内容。即使是对那些目击者,专案组也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交待,要求他们在破案之前一定对此严格保密。
所以从离案发现场几百里以外的一个监狱里的在押犯那里,能得知如此全面而又详尽的作案细节,怎能不让人感到震骇和兴奋!
这个罪犯知道的情况实在是太周全了,居然还知道塑料底棉鞋是&ldo;让人给砸下来的&rdo;,还知道那个&ldo;皮包太小,一大把一大把的钱都在皮包外面露着&rdo;,&ldo;后来连那只单军帽也不要了,只围着个红围巾&rdo;,&ldo;一人一辆摩托车&rdo;,什么面具也不戴,只管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这个罪犯说这起案子是他干的。退一步说,即使这个罪犯真的是个神经病,即使这个罪犯是在撒谎吹牛,那他也肯定清楚这些细节的来源。这一切绝不会仅仅只是在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中,由吹牛吹出来的一个绝无仅有的巧合!
就按最小的可能来说,即使只要这个罪犯知道这些情况和这些细节的来源,对这个案子来说,就会是一个重大的收获和突破!
魏德华直觉得热血奔涌,浑身颤栗,一时间竟有些情不自禁,忘乎所以地在办公室里紧张地踱来踱去。
看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一刻。再有一刻钟突查行动就要开始,作为刑警队长,他必须准时出发。然而这个案子给他带来的冲动实在是太强烈了,太具有诱惑力了,他真想立刻就把这个犯人解押出来进行突击审查,顺着这一重大线索,使这一连续追踪了10多年的特大杀人抢劫案一举破获,大白于天下!
他本来想在突击行动完毕后再把这一消息告诉局里有关领导,但忍了半天忍不住,终于用发抖的手指拨通了市公安局局长床头的紧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