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良气得直跺脚:&ldo;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这么大一个村子,竟然连个安安静静读书的地方都找不到,这个瞿书记,他到底是搞的什么建设嘛?&rdo;
陈兰芝也被张大黑给气得哭笑不得的,小声嘀咕了一句:&ldo;瞿红生,你就是缺德。&rdo;
正在楼上坐着看农村杂志的瞿红生突然掩着鼻子连打了好几个喷啑,抬眼往河边瞅了瞅,只见陈兰芝悻悻然地背着书包往回走,周国良刚一抬腿就被张大黑扯回去了,非要周国良说清刚才是在哪儿看见他的牛了,他的牛是叫谁给炖了……
瞿红生嘴角勾起,用手支着下巴专心地看着陈兰芝的身影,一直目送着她一个人进了家门,又把大门给死死地锁上,这才舒服地叹了一口气,低下头接着看杂志。
&ldo;兰芝啊,咱们村的这些能做服装加工的妇女我都给召集起来了,加上邻村的几个现在有快三十人了,至于设备哩,也从之前的五台缝纫机增加到了十二台缝纫机三台锁边机六台蒸气电熨斗。&rdo;
陈兰芝吃了一惊:&ldo;这么多设备都是从哪儿搞到的啊。&rdo;
&ldo;是咱们的瞿书记搞到的啊,他亲自上县里去了一趟,又给咱们增加了这么多的设备过来,接下来,你看该怎么办?&rdo;
陈兰芝皱了眉。
说真的,一开始听说瞿红生要在这里当村支书,她一直以为这人就是一时兴起玩一阵子就过去了,他父亲一平反,他这个&ldo;京城太子爷&rdo;自然前途无量,哪儿会在这个年年领救济的小村子里呆着?怕是玩一阵他就走了。没想到他还真的打算扎根农村干一番大事业了?
看到陈兰芝一个劲地发呆,周婆娘碰了她一下:&ldo;兰芝,你说,下一步该咋办。&rdo;
陈兰芝收回神思:&ldo;周婶,既然咱们这个工厂已经算是就位了,那明天咱们就一起到县城去,把咱们的供货商和渠道商都见一下,彼此沟通好,该签的协议也给签上,把工作基础先给打下来再说。&rdo;
第二天一大早,陈兰芝就和周婶还有村妇女主任林二嫂一起坐车去了县城,先一步就到了县棉纺厂,这里是陈兰芝和瞿红生共同战斗过的地方,刘厂长更是这两个人的老熟人,沟通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刘厂长一听说陈兰芝是代表农村合作社来和自己签定供货协议的,当即就表示支持,二话不说就把供货协议给签了,协议上约定,厂子里再生产了新款的布匹先尽着农村的合作社挑,给的价格还最优惠。
从棉纺厂出来,三个人直接找到李冬他妈所呆的街道办,却意外地遇到了冯小兰。
这阵子街道上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李冬妈是最忙的,每天跑上跑下跑前跑后的给街坊们做工作,鼓励他们发展个体经济,还提供政府的无息贷款,即使这样,大批人还是无动于衷的。
这个时代人们吃大锅饭吃惯了,哪个也不想冒险作生意,机会送到眼前也不想抓。
冯小兰却是何许人也?家里兄弟姐妹多,从来是在土里扒食吃不饱,做梦都想要赚大钱。
听说街道上有无息贷款,当即就找李冬妈借了三百,直接在李冬妈所辖的街道上租了个门面就开了个时装店,李冬妈以前是兼职干陈兰芝的分销,有了冯小兰这个得力干将,直接把自己的人脉引到她那儿,冯小兰的门面批零兼营,不知道生意有多好呢。
一看到陈兰芝到县城里来,李冬妈和冯小兰两个人都高兴得不得了,连声说她设计和制作的衣服最好卖,这阵子存货都卖光了,就等着她的货赶快补上呢。
陈兰芝直接把周大婶介绍给李冬妈和冯小兰,周大婶把村长的大印往外一取,又取了由村支书瞿红生亲自起草的城乡合作协议书让对方看。
李冬妈大喜,向来最有政治觉悟的她,当即表示基层路线紧跟着中央号召走,坚决支持村办个体经济,大手一挥协议一签,承诺往后严家村生产的衣服只管送到自己的地盘上来卖,有多少就保管销多少。
止这么一趟,从进货到销货的所有协议轻松搞定,周婶和林二嫂信心大增,下定决心回去就带着那帮子乡下妇女大干特干一场。
从销到存转眼全都搞定了,陈兰芝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自己对于服装设计的知识还是太浅薄了,如果不及时充电的话,怕是要跟不上。
这几天林二嫂各方面跑着办手续,陈兰芝就到图书馆去翻阅关于时装设计之类的书籍来不断地充实自己,周婶也赶快跟上。
这天两个人逛完了商场和书店,抱着一推东西没有地方去,却意外地发现不远处的街中心竟然有一家新开的咖啡店。
没想到县城里还会有这么新潮的地方,陈兰芝想也不想,抱着那些书带着周大婶就往里去了。
一脚迈进去,周婶就小声嘀咕起来:&ldo;依,这儿的光线咋这么暗啊?吃个东西又不是犯法,咋还不敢把灯给调亮点哩?&rdo;
陈兰芝一下子就笑了:&ldo;婶子,这就叫情调,你不懂了吧?&rdo;
&ldo;不懂,咱是真不懂。&rdo;周婶一边说着话一边眯着眼睛找座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光线好一点的地方,赶快扯着陈兰芝就坐过去了:&ldo;啊哟,还是这儿光线好点,别叫好吃的东西上来了,咱给吃到鼻子里头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