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说:&ldo;这我没想到。&rdo;
朱元璋说她还小,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征服一个人、征服一个城市都容易,征服人心才是最难的。
郭惠说:&ldo;所以才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吗?&rdo;
朱元璋说很对。他在这帐篷里喂蚊子,他这样苦苦地等待,这求贤的举动,也不比当年刘关张三顾茅庐逊色了,他终究会感动刘伯温的。
郭惠说:&ldo;可他人不在,并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呀!去感动谁呀!&rdo;
&ldo;知道,他全知道。&rdo;朱元璋说,&ldo;我的一举手、一投足他都看着呢!我们在明处,他在暗处。上次胡大海叫他骗了,一个诈死,一个装疯,我一眼洞穿了,这次我来了,马上去找刘基的坟,一下子不就露馅了吗?&rdo;
郭惠说:&ldo;你对他这么好,又这么心诚,他为什么要拿糖呢?&rdo;
朱元璋说,凡是有大才的人架子都大。另外,他们都在乡间闲散惯了,不愿到官场过拘束的生活。
郭惠又问:&ldo;刘伯温若是出山,你给他多大的官?&rdo;
&ldo;给多大的官都不过分。&rdo;朱元璋说,&ldo;也许,不给官更能保持他的高洁和狂傲。&rdo;
郭惠不懂,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发现一株新笋,跑过去挖。
四茅屋搭在茂密林中,一条潺潺山泉银链子一样从山岩中渗出,飞珠溅玉般跌下山岩,透过树隙可见朱元璋的帐篷。
刘基和宋濂正在茅屋前的青石上下棋,棋枰就是刻在青石上的。
宋濂下着棋,自然离不了朱元璋的话题。宋濂说:&ldo;这朱元璋是破釜沉舟了,竟在你这里扎下营盘了,应当说,心是够诚的了。&rdo;
刘基说:&ldo;他倒是值得我们花一生心血去辅佐的人;但一想起倒在他屠刀下的苏坦妹,我就心灰意冷。&rdo;
宋濂下了一子,叹道,这么不战不和地久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吧?
刘基说:&ldo;咱们这局棋,也是不战不和呀。&rdo;
这时刘基的儿子刘琏从羊肠小径走来,对刘基说,朱元璋来咱们青田之前,去了婺州,给苏坦妹重修了大墓,又立了一块大碑,真没料到,他写了这样的碑文。说着拿了一卷纸,打开,这是刘基找人去拓下的碑文。
宋濂看了说:&ldo;你看,他在碑文里隐隐约约地承认错杀苏坦妹了,这一句:美貌何罪,文才未能免其灾。这是在自责。&rdo;
刘基抢过来看过,叹了口气:&ldo;朱元璋知道我们为苏坦妹之死而不去辅佐他,所以来了个自打五十大板,这未必不是掩人耳目,是投我所好,收买我心。&rdo;
宋濂说:&ldo;你这人,这就太苛求于人了。姑且不说他认错是不是真心的,毕竟在苏坦妹的碑上刻了,千古流传,这也不容易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