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来报:&ldo;长老,先生,平章大人着人来送夜宵了。&rdo;
佛性说了句多有叨扰。
门开处,几个厨师鱼贯而入,菜肴摆满了一大桌。佛性说:&ldo;替贫僧多谢你们主公。&rdo;刘基给了厨师们几贯赏钱。
厨师退去后,佛性说:&ldo;送了这么多!&rdo;
刘基说朱元璋对老师真是破例。他平时自己吃饭,一碗饭,一碗汤,几碟小菜而已。
佛性说,苦命人出身,总是知道节俭,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ldo;也不全因为受过穷。&rdo;刘基说,他也有做给下面人看的意思,他都如此俭朴,别人谁敢奢靡!
他们又说起陈友谅的结局,佛性执意说他已亡,刘基深信不疑,单等胡惟庸回来证实真假了。
此时胡惟庸那条船借着暗夜和芦苇荡的掩护悄然滑行在湖面上,下弦月昏暗,湖上一片灰茫茫,只有远处陈友谅水寨的船上张挂着高高低低的灯笼,梆子声,巡夜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似乎为了壮胆。
这条船钻进了可以没人的芦苇荡中。原来是胡惟庸带从人来吊唁陈友谅的,船上摆着猪头、羊头和牛头。
一个侍卫问:&ldo;咱们偏离泾江口大营了吧?&rdo;
另一个说:&ldo;可不是,船掉头吧?&rdo;
胡惟庸却说:&ldo;我把船开到这儿来,是想救大家一命。&rdo;
众人狐疑地望着他。直到此时,胡惟庸才告诉从人,这是必死无疑的差使。他让大家想,我们有无活路?如果人家陈友谅根本没死,或者只是受了点伤,我们大张旗鼓地带着三牲来吊祭,这不是当面咒人家死吗?陈友谅生性残暴,马上得把我们剁成肉泥。
一个侍卫说:&ldo;说得在理呀。&rdo;
胡惟庸接着分析,如果他果真死了,也不会放我们回去,大战之际折主帅,会动摇军心的,他们必定要瞒得铁桶似的,怕我们走漏了风声,能不杀我们吗?
一个侍卫不平地说:&ldo;这哪里是来刺探情报,这是叫我们来送死呀!&rdo;
胡惟庸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主公想要的情报只一条:陈友谅到底是死是活。我们弄到准信不就完了吗?
&ldo;对啊!&rdo;&ldo;幸亏胡大人为我们做主。&rdo;
有人问:&ldo;现在怎么办?我们听胡大人的。&rdo;
胡惟庸下令,把三牲都推到湖里去,算祭龙王,求龙王保佑他们。
一阵隆隆声,众兵士把猪头、羊头等供品全掀入湖中,湖里开了锅一般,水花四溅,胡惟庸带众人跪在船头,口中都念念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