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明朝大儒王阳明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一日,阳明在洞中静坐,几个朋友来访,还没到山门,就看见他的仆人前来迎接。众人惊愕不已,都以为王阳明快得道升仙了。

阳明在会稽山留下很多诗作,比如&ldo;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rdo;、&ldo;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rdo;他一度想就这么神超形越,世外悠悠隔人间了。然而,就在他准备挥刀斩断一切俗念,了却尘缘,魂归自然的刹那,一个念头蓦地在脑海中闪现:我能舍弃一切,但我终究无法舍弃亲人。

王阳明毕竟是读孔孟之书长大的,深知天伦不可违。而且,即使在远离庙堂的山水之间,依然有&ldo;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rdo;的诗句,可见其终究不忘&ldo;王公&rdo;。

这种矛盾的心态可以解释心学为什么被人看做是儒家和道家的结合。很多人把儒和道简单理解为入世和出世是片面的,孔子就有&ldo;道不行,乘桴浮于海&rdo;的感慨,道家也不是简单地跑到山里躲起来你就修道了。

老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一句: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追求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不妄为。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每个人都长期处于欲求不满,目标不能实现的纠结中,这就需要时刻调整心态。老子肯定追求目标,但同时强调行动不要刻意,做作,心态要自然,学会主动放弃不可能改变的事物。心学中权变的智慧正来源于此。

其实,陶渊明的一句诗很好地注解了道家思想,那就是:结庐在人境。结庐在山野的未必是修道之人,人境才是重点。

第二年,王阳明移居西湖,心情渐好,复思用世。他听说虎跑寺有一个僧人闭关三年,不语不视,觉得不可思议,便登门拜访。

和尚果然泥塑一般,岿然不动。阳明想测试一下他,大喝道:&ldo;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rdo;和尚被吓得跳了起来,睁开眼睛同他交谈起来。阳明问他家里情况,和尚说还有一个老母在。阳明又问了一个刁钻的问题:&ldo;想念母亲吗?&rdo;和尚愣了愣,道:&ldo;无法不想。&rdo;

王阳明笑了,给他讲了一番&ldo;爱亲本性&rdo;的道理,听得和尚眼泪哗哗地淌,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剧变,哭着谢过阳明,收拾行李回家去了。

41

阳明也回到北京,销了假继续当他的刑部主事。

不久,机会来了。已经小有名气的王阳明被派到山东去主持乡试。

齐鲁之地,圣人之乡,又是选拔人才的工作,王阳明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了。

于是,当年的山东考生们集体抓狂了。因为当他们拿到试卷时,发现第一题的题目是&ldo;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rdo;。

这句话是孔子他老人家说,意思是:大臣嘛,用道义侍奉君主,行不通就辞职。

放在明朝,这句话是很犯忌的。因为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诸侯割据,礼崩乐坏,周天子根本没人鸟,八佾舞于庭成了家常便饭,僭礼之事随处可见。那么ok,诸侯都不遵循人臣之礼了,底下的贵族还有对其死谏到底的必要吗?

到了战国,形势更是每况愈下,孟子同学愤怒了,骂骂咧咧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路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由此可见,儒家的原教旨是反对愚忠的,归纳起来就是: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因此,朱元璋反感孟子,派人删节《孟子》一书就显得天经地义了‐‐&ldo;民贵君轻&rdo;也就过过嘴瘾罢了,剩余价值理论也就用来批判一下万恶的资本主义罢了,你还很傻很天真把它当真了?

然而,王阳明首场就出这样的题是颇具深意的。

对比宋儒里的理学代表朱熹和心学代表陆九渊不难发现,理学的要求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外在事物归纳总结得多了,经验值攒够,你就升级了。

那么,这种从外向内的修身路数到底有什么问题?

很简单,因为格到什么程度才能升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于是就出现了心与理无法合一的问题。这就跟天天提&ldo;保持党员先进性&rdo;一样,你就是说破了嘴,也有人当耳旁风,心、理终判为二。

于是,朱熹自认为很扎实的学问在陆九渊看来都是虚的。九渊同学早就说了,小朱啊,你那套理论都是&ldo;歧出和假借&rdo;,支离而空洞,是&ldo;道问学&rdo;,于身心性命无关,最多也就成个专家学者,对学术文化有所贡献,而于道德践履、成圣成贤没什么鸟关系。

陆九渊认为成圣之学是内在的感悟,是人格的完成和践履,由内而外,达到与天地合德同万物一体的境界,而与知识多寡、学问深浅并无直接联系,这也是后来王阳明&ldo;人人皆可成圣&rdo;的由来。

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ldo;为学&rdo;和&ldo;为道&rdo;的区别。

朱陆之争从&ldo;鹅湖之会&rdo;始,终二人一生。几百年后,理学因官方的吹捧而成为显学,但问题终于慢慢显现出来。

三个理学达人

原儒并不反对追求利益,《中庸》里也有&ldo;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rdo;的语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