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也可以看成胡惟庸案的余波。至此,胡惟庸案彻底结束。
一个谋反的案子前前后后持续了十年之久,杀了几万人,世所罕见。
那么问题来了,李善长究竟有没有谋反?
胡惟庸案爆发在1380年,当时李善长已经退休十年,67岁高龄。我们假设胡惟庸谋反成功,李善长也就被封为王,这与他当时的地位相差不大。况且当时李善长与朱元璋是儿女亲家,他犯不上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而以身犯险。
十年之后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谋反更无道理。
李善长有他自己性格的缺陷。在他退休回家的这段时间,他并没消停。插手家乡官员的任免,向汤和借兵建造府宅,纵容部下犯罪,朱元璋面他罪过他也并没上书表示感谢,最后还未自己曾经的部下求情,这些都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这让老朱感觉到李善长虽然已经不在朝廷当官,可是他凭借以前的威望,仍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哥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仍然有哥的传说。
所以老朱才会毅然决然的对李善长挥起了屠刀,任何人想染指皇权,他的下场只有一个字:死。
而谋反,是最好的罪名。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何况这个江湖的总瓢把子又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朱元璋。
可笑的是李善长的丹书铁券最后也并没有挽救李善长的性命。就像前头说的,这是老朱签发的具有一定政治欺骗性的白条一张。
因为能对他做出说明的有且仅有一人,那就是他的签发人朱元璋。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这样,截止到1390年,开国六公爵里,有五人已经身死,他们分别是:
1369年,郑国公常遇春在北伐途中暴毙身亡,其子常茂袭爵,因为那哈出事件被朱元璋软禁,郁郁而终;
1377年卫国公邓愈病死在寿春;
1384曹国公李文忠病死;
1385年魏国公徐达病死;
1390年韩国公李善长被朱元璋处死。
除了李善长,均得善终。
冯胜你靠后点,没事别往前凑热闹,老朱还没让你死,你别着急。
要说胡惟庸也是个人才,凭一己之力,几乎让大明朝的这些官员被团灭。
至此,明朝建国初期封的公爵仅余冯胜一人。而经过胡惟庸一案前后十年,明朝建国初期的那些侯爵也几乎被朱元璋秃噜了一遍。
不过别着急,老朱送的地府免费大礼包还有一个人没领,明初洪武四大案还差一个就功德圆满。
所以在明初,老朱给你的任何赏赐你千万别当真。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行差踏错。
那既是恩赐,也有可能是个劫。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