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们没看!&rdo;
赶紧说完赶紧离开。55,四哥好可怕。我要回家!他俩鬼祟的样子引得一边的胤祥胤祯哈哈大笑,胤佑莞尔。
解开那层青布,里面是个卷轴,不知为何,胤禛心跳猛然加快,他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砰砰砰砰砰砰,宛如擂鼓。
展开一看,只见一树梅花下胤禩长身玉立,笑眯眯的站着,嘴巴微张似在说什么,这种画法从未见过,纵横交错,深深浅浅,都是黑色的炭痕,但比之水墨画却更加栩栩如生,明暗、强弱、虚实、动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胤禩此刻就站在眼前。整张画没有一个字,却让人觉得有千言万语在其中。
&ldo;咦,这画我见过!&rdo;胤佑好奇凑上前来偷看,哪知一看顿时惊呼出声。
胤禛心中一动:&ldo;你见过?&rdo;
&ldo;是啊,两天前我去找八弟,他正在画画,他当时坐在一个矮凳上拿着块木板,我还以为他干嘛呢但他居然不让我看。后来还是我从他的废纸篓里找出来一张。全部是八弟。站的坐的大的小的哭的笑的,好多,全是用一种奇怪的技法,就是这画上这种。我当还还想让他教我,谁知道这死小子居然一脚把我踹到门外还关上了门!气死我了!不过这技法却确实很神奇啊,画出来的人就跟真的一样。好想让八弟给我也画一张!&rdo;
胤佑万分遗憾,胤禛手却抖了起来,他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勉力问道:&ldo;八弟这几天一直在画画?&rdo;
&ldo;是啊,我还问四海来着。这小子居然敢翻我白眼!气死我了!&rdo;
他自顾自埋怨,却没发现身边的胤禛长长的松了口气,心中抑郁烦闷豁然消失,顿时觉得天也高了云也清了空气也清新了几个弟弟也顺眼了,就连夏末的高温也顿时变得清凉起来。至于刚才那口血,爷昨天吃肉吃多了上火。
胤禩优哉游哉的骑着自己的小毛驴,咳咳,这是他特意去寻来的传说中的千里驴。白身黑蹄,肚子上数朵黑色梅花,就像特意烫上去似的。胤禩本想叫踏雪寻梅,但想着这名字也太俗气了点,最后干脆叫小四。嗯,一不给胡萝卜就蹬鼻子甩眼的,啧啧,可不就是四哥吗?
&ldo;阿三啊,你说我走的时候没告诉四哥一声他会不会生气啊?&rdo;胤禩抱着脑袋眯着眼睛。
石三听得主人问话嘿嘿傻笑,胤禩本也没指望他回答,这傻子,好玩,但也真是可怜:&ldo;你这傻子!&rdo;
说着递了块杏仁苏给他。石三早就看到自家主子的包包里装了好多好吃的,一直眼馋着呢,只是大哥二哥说过,人家不给不能硬要,否则就是耍流氓。他是好人,他要做大侠,才不耍流氓呢!
&ldo;四哥只怕会以为我在躲他!&rdo;胤禩依旧自言自语着,想象着胤禛的沮丧与愤怒的样子,乐的哈哈直笑:&ldo;这样也好。这样他心里就只剩下了我!再不会有其他人的位置!&rdo;
石三不懂他说什么,见他伸手赶紧把杏仁苏往怀里藏,主人坏,明明已经给了阿三了居然还想收回去,不给。
胤禩被他戒备的眼神看的无语,懒腰伸到一半再也继续不下去,讪讪的收回双臂,啧,他不跟傻子计较!
76
76、京城十美,八爷排行第二!
作者有话要说:这人很重要!
大家可以猜猜看!
hoho!
我敢保证没一个人能猜出来!
写评的亲努力够25个字啊。我送分啊!
游历的日子并不好玩,尤其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时候,更抑郁的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刮风太吵,下雨又太闷,不过胤禩有一点很好,认准了的目标石头牛也拉不回来。
十个月时间,整个人都长高结实了不少,肤色也不再是没经过风雨的嫩白,而是略带了些麦黄,但比起普通人来还是白皙很多。
这十个月脚步不停,他已经遍游了内蒙乌里雅苏台甘肃,脑中各色地图资料给了他很大帮助,他现在要做的基本就是实地勘察然后再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基本每隔十天,便会有很厚一摞记录从驿站快马运往京城。
随侧的还有给各个家人兄弟的信,有皇阿玛的,额娘的,胤禛的,四小的,还有布耶楚克的,其他人偶尔也有,但并不频繁,毕竟交情不在,也没必要去惹人厌烦。
他的信也很有意思,一般都是当时在做什么的一时感慨或是见闻,随手记录下来,当然给胤禛的更详细一点,很多时候是一种诱导式劝慰,他希望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胤禛的目光也不要再局限于大清这一点点地方。就整个地球来说,世界太大,大清太小。
但是最关键的地图他却一点都没有寄出。这东西关键时刻便是攻城掠地的利器,若是稍有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而十个月时间,他也彻底变成了一个普通书生,除了天生相貌过于秀丽没法改,其他无论吃穿言行,早已与在京城时判若两人。
新疆地处内陆,天气炎热干燥,人烟稀少植被稀疏,野物因为食源不足也更加凶猛。这种地方,便是连野外宿营也是成问题的,经常一两个人三四个人的便不敢单独上路。尤其戈壁沙漠中,各种狡猾的毒蛇毒虫总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恨恨咬上一口。
且这地方民风彪悍,各路响马层出不穷。即便是跟了商队或是结了团伙,也难逃被抢被夺的命。还好这些响马知道留根,每次只要一半,且一般不把对方惹怒了也不杀人。否则这汉时流传至今的丝绸之路早就断了。
胤禩以前是知道这地方很乱,当时还很是痛恨官府软弱,如今实地考察,才知道在这种地方想当一任好官有多难。若是不想同流合污,便小心保命,所以这地方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却从没听过有什么万民伞万言书之类的,皆因条件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