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谈了一会事。
林觉带着陈经理到茅草屋外观看,工人们采收刺泡果。
他们每个人身后都背着个大背篓,双手的动作很快,将成熟的果子采摘下来后,放进背篓里。
等背篓满了,再带出来倒入到田地边搭建好的棚子下,事先放置的塑料筐里。
杨健在棚子里守着,把装满了果子的塑料筐搬运到面包车上放好,等车里放满了,他再开车前往村口,将果子搬运到小货车上。
一整天下来,他要走好几个来回。
同时每一筐果子都会称量好重量,用表格登记在册,方便最后计算金额。
陈四海看了一圈,对金龙村的风土人情还挺感兴趣的。
这里是纯粹的乡下地方,小村子四面环山,金龙村就窝在这个小小的盆地里。
他方才一路坐着林觉的车过来时,看到大多数村里的房子,都还是黄土屋,能住得起砖头房的还是少数。
这样的穷地方,林觉怎么会决定在这里开餐厅,而且接下来还打算要在村里开一个食品加工厂?
这可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果纯粹是因为村里的地比较便宜,劳动力便宜,所以决定在这办厂的话。
他也可以去华城镇,选一个距离中心比较远的地方,同样地也便宜,工人也不贵。
而且比起金龙村,交通问题那是要好无数倍的。
金龙村到现在,通往外界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车辆行驶很不方便。
可以预见,林觉以后开食品厂,各种原材料的运输,产品的运输,将会成为一个大难题。
林觉如此聪明的人,怎么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陈四海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他还是走到棚子底下,开口询问林觉说。
“林老板,从刚才到现在,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你为什么决定要把食品厂建在金龙村?建在镇上,各个方面,不都会更加方便吗?”
林觉正在检查,工人们采摘下来的果子质量。
他抬头看了眼陈经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陈经理认为,我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我能想得到的,也就是图地的租金便宜,雇佣工人的花销少。”陈四海很诚实地开口说。
林觉微笑点头:“当然,这些都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我可以告诉你,我雇佣村里的工人,可没少花钱。不信你可以问问旁边那位大姐。”
一位大姐恰巧背着果子走来。
她听见了林觉的话,笑得极灿烂地说:“对啊!林老板可舍得花钱了,一天给咱们三十块工钱呢!比村里其他老板大方多了!”
陈四海听见大姐的回答,他愣了好几秒钟。
这大姐的表情瞧着也不像是在撒谎。
林觉居然能给工人开三十块的工资?
在他们超市里的年轻收银员,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百块钱呢!
敢情林觉这是在村里“做慈善”啊?
他跟寻常的老板还真不太一样。
其他的老板空闲时,估计都在想着如何压榨底下的员工,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