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八,中午。
余华的后勤部赶紧赶慢终于将六千多套英式军装送到了孟班城外,一同携带的还有四百多面不列颠帝国的米字旗。这次押送由后勤部景栋地区负责人孙铭直接带队。
城外,原暹罗18团临时指挥部,现在的二分区临时指挥部。一身英式军服胸前戴着一毛三上尉军衔的孙铭向第二军分区司令林北正式交付这批军服。
“报告司令,后勤部景栋县负责人上尉孙铭正式交付英式军装六千一百三十一套,不列颠帝国米字旗四百二十三面,请签收。”说完将出货单及提前备好的收条递了过去。
林北也是个细心的人,安排人清点完毕后才签字验收。
“通知各团团长,军分区直属部队负责人,十五分钟后到这里集合。”又安排勤务员道。
······
“各位,我就长话短说了,接总部命令,今天晚上,会有外国记者到孟班,会向外界报道暹罗人在孟班城的罪行,以及我发展区救火救灾的新面貌。”
“我再强调一遍,我们发展区现在名义上还是不列颠帝国的地盘,我们也是不列颠帝国的兵,都给下面战士讲到位了。不该说的不要说,没有营级军官陪同的记者采访不允许接受采访,明白没有。”
“明白。”
“好,刚刚总部日夜兼程给我们把英国人的军装给我们送过来,这会儿战士们正在吃饭,吃完饭各单位给老子换装,从头到尾换。我们穿的迷彩服,都给我收好,各营统一保管,这是机密,一件都不能少。”
“还有四百多面不列颠米字旗,各单位每个单位一面,都给劳资挂起来,救灾时候扛起来,让各国记者都看到,明白没有。”
“明白。”
“去执行吧。”
下午一点,第一批发展区自己的新闻工作者已经抵达孟班,陆陆续续进行了一些采访,最重要的是拍下了还没有完全被扑灭的大火。
身穿英式军服的二分区士兵也习惯了这套体面但有着别扭的制度,面对记者,一个个还有些拘束。
一个个二分区军官不断地引导着这些稍显木讷的战士,几次下来,这些战士也已经能够熟练的回答记者们所问的各种问题。
“这些本地民众呢?外国记者肯定肯定要问他们话的。安排了没有?”林北向一旁的参谋长问道。
“都安排好了,我们会讲土话的记者正一群一群的采访着呢。多问几次,他们也就熟练了。”参谋长回答道。
“嗯,告诉下面战士,不要太刻意,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救灾和重建,我看过规划,这里要设县,最少有五六万移民要安置在这孟班城及其周边,现在孟班城只剩下四千多人,加上周边也只有不到两万人,这点人要建设五六万人的住所还是蛮困难的。告诉战士们,不要拖。”林北又补充道。
“一二三,起!”
“一二三,起!”
整个孟班城,大火已经差不多被扑灭了,只有一些还在没彻底熄灭的房梁继续冒着黑烟。
一处处建筑下,民众和二分区战士将一具具烧焦的尸体不断搬运出来。
城东市场,一具具布满子弹的尸首甚至还保留着生前的模样。
而暹罗军营那些受尽折磨后惨死的妇女更是一个个睁大着眼睛,任凭收尸队怎么抹也闭不下去。
幸存的民众们除了几声干嚎外,甚至连一块完整的裹尸的白布都找不出来。
几个当过几天僧侣的本地民众被临时抽调出来负责这些人的葬礼。
说是葬礼,不如说是一堆柴火架起来的火堆。或许是遇难者实在太多,幸存的民众甚至已经忘却了这块土地上遗留下来的各种习俗。
。。。。。。
下午7点,太阳已经掩在山边,天边的火烧云变幻着各种形状。
经过长途跋涉,这些来自各地的外国记者们终于抵达了孟班城,夏学理也是个人才,这次难得没有套麻袋下迷药,仰光的、西贡的、春城的记者们纷纷包了飞机一直到腊戌。甚至还从春城约到了美帝和北极熊的各一个记者。
这些记者们到腊戌后,没有到邦隆,而是经过当阳、孟休等地一路直接南下,也也幸亏发展区控制一个地方就修路到一个地方,虽说只是塘石路,一路上黄灰飞天,也比之前那种马帮走的茶马古道强了无数倍。
为了赶时间,夏学理在腊戌一掷千金,直接和腊戌买下了二十多辆卡车,专门负责运送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记者。可以说,这也是发展区这几年购买的最大卡车订单。
汽车到孟东后,方才停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发展区还未控制萨尔温江西岸的孟班地区,这一地区的公路还没有开始修建。
记者们连续赶路也一个个累得够呛,装模作样的问了几个记者之后,夏学理决定在孟班休息半天,其后就是跋山涉水,依靠骡子驮着走到了孟班城。
抵达孟班城的记者们,看着一地残骸,以及二分区救援队们不断抬出的遇难者遗体,一个个纷纷按下了快门,开始了这一次的采访。
却有着一个来自泰晤士报社的记者,在经过夏学理准许后,没有跟随其他人到孟班,而是直接向东,在几个发展区力行社社员护送下,直接奔邦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