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张之万此举却给他在官场士林赢得极高的声誉,众口一辞赞扬他志趣高洁,事母至孝。以清廉自励的张之洞对这位堂兄更是钦仰不已。
去年年底,九十岁的老母去世,年近古稀的张之万恪尽孝子的职责,在母亲墓旁筑庐守制,谢绝一切应酬。为何醇亲王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召他进京,难道仅仅只是叙叙别情、谈谈诗文吗?
张之洞知道,醇王和钟王均为庄顺皇贵妃所生,关系从来就十分亲密。张之万在做钟王师傅的时候,醇王也常常向他讨教。
张之万亦对这位聪颖的皇七子殷勤至极。彼此之间的交往非比一般。现在,醇王的儿子做了皇帝,他在朝中的分量自然远重昔日。同样,他对国事的关心,也自然会远过昔日。那么,他此时召张之万进京,一定有国事相商。然则,他们商讨的又会是什么国事呢?
张之洞决定派大根去贤良寺打听一下,看看张之万来了没有;如果还未来,将会在什么时候到。既然是奉醇邸之邀,贤良寺一定会早作安排的。
下午,大根兴冲冲地回来向四叔禀告:子青老伯已在三天前住进贤良寺,昨天拜会了醇邸,今天拜会钟邸,要深夜才会回贤良寺。
子青是张之万的字。张之万比张之洞大二十八岁。第一次见面时,张之万已是五十多岁了,张之洞不知如何称呼为好。张之万笑着说:&ldo;我已做了爷爷,开始进入老年了,你就叫我老哥吧!&rdo;张之洞称张之万为子青老哥,大根便只好叫他子青老伯了。
张之洞喜道:&ldo;你今夜守在贤良寺,务必要见到子青老伯,问他哪天有空,我去拜会他。&rdo;
第二天清早,大根回家说:&ldo;子青老伯说,中午请四叔过去,一起在贤良寺吃午饭。&rdo;
老哥如此热情,张之洞兴奋不已,忙吩咐大根去后院喂饱骡子,洗刷轿车。巳正时刻,张之洞怀揣着杨锐誊抄的三道奏折,坐上由大根驾驶的蓝呢骡拉轿车出了门。
贤良寺在皇城附近的金鱼胡同里,它并不是一座佛寺,原本是雍正朝怡贤亲王的府第,现为朝廷的驿馆。各省督抚提镇等文武大员进京陛见,大都住在这里,为的是便于觐见太后、皇上。
刚到大门口,一个身着长袍马褂干练机警的中年男子冲着大根问:&ldo;是四爷来了吗?&rdo;
&ldo;是的。&rdo;大根边答边掉头对轿车里的张之洞说,&ldo;这位是子青老伯过去的幕友,我昨天见到他与老伯在一起。他可能是专门在此等候您。&rdo;
说话间骡车停住,张之洞从轿车里走出来,中年男子迎上去,微笑着说:&ldo;给四爷请安!我是制台大人派来接四爷的。我姓桑,桑叶的桑。&rdo;
张之洞从来没有见过此人,听大根刚才说是堂兄先前的幕友,便客气地说:&ldo;桑先生,劳你久等了。&rdo;
&ldo;哪里,哪里。请进吧!&rdo;
桑先生陪着张之洞穿过一条两旁花木扶疏,中间用黑白两色鹅卵石铺就的甬道,来到贤良寺的后院。这里并排建有三座互不相连的四合院,院子结构小巧精细,四周环绕着古柏翠竹。比起前院来,此处更显得清幽雅洁。张之洞来过贤良寺前院多次,却没有到过后院,不知尚有这样三座颇为神秘的特殊建筑。在左边一座小院的门前,桑先生停止脚步,伸出右手,略微弯了弯腰说:&ldo;四爷请进,制台大人正在里面等着。&rdo;
张之洞也不谦让,大步迈进了院子。
&ldo;是香涛来了吗?&rdo;
随着一声洪亮的问话,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了出来。
&ldo;老哥!&rdo;张之洞热烈地喊了一声,快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堂兄鞠了一躬。
&ldo;不要行礼,不要行礼!&rdo;张之万扶着堂弟,满是笑容的眼睛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ldo;十多年没有见面,你也是中年人了,身子骨还好吧!&rdo;
&ldo;托老哥的福,身子骨好着哩!&rdo;
张之洞注视着暌违良久的堂兄:老是比先前老多了,但七十岁的人了,能这般精神爽朗,身板健旺,也真的不容易。他笑着说:&ldo;老哥,从你说话的声音听来,底气比我还足哩!&rdo;
&ldo;哈哈哈!&rdo;张之万大声笑起来,说,&ldo;进来坐吧!&rdo;
张之洞随着堂兄进了客厅。这里摆着一色新制的梨木家具,黑红色的油漆闪闪发亮,茶几上放着太湖石盆景,墙壁上悬挂着郑板桥、刘镛等人的字画。整个客厅显得高雅脱俗。刚落座,便有衣着鲜丽的小厮进来沏茶上糕点,安排好后,再悄悄地退出。
&ldo;我是大前天下午进的京,&rdo;张之万端起雪白细胎起青花的宫廷用瓷碗,浅浅地吮了一口茶,说,&ldo;醇王府里便派人在此等候了,故而前天便去拜谒醇王。深夜回贤良寺时,才知道钟王府里的人已在此等候两个时辰了,于是昨天又去拜谒钟王。正在为没有空去通知贤弟而发愁,恰好昨夜大根来了。我于是今天谢绝别的邀请,特请贤弟来此叙谈叙谈。家里都还好吗?&rdo;
张之万的这份亲热,令张之洞感激,忙答:&ldo;都好,都好!能在醇王、钟王之后我们兄弟就见面,也真是老哥的特别安排了。&rdo;
说话间,张之洞见堂兄一身布袍布履,知他拜会二王时都未脱守制之服,更对这位严守礼仪的堂兄倍添敬意,说:&ldo;大伯母仙逝,我也未能回南皮磕头祭奠,心中实未能安。&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