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商业航天这个项目不是祁长泽现在从零开始做的,而是他从祁氏集团带出的。
项目两年前就启动了。
那时祁长泽说要造商业火箭,一鸣惊人。
他是国内第一批搞商业火箭的人,一开始就获得了无数关注,也被很多人看好。
但这项目一直不顺利,负-面新闻不断,加上两年没出任何成果,大家的兴趣就淡了,甚至有人嘲笑是“ppt造火箭”。
然而祁长泽离开集团时,宁可放弃了所有股权,也要带走了这么一个烧钱无底洞、看不到前景的项目。
离开集团,放弃股权,创业造火箭……
祁长泽这三连操作,几乎惊掉了所有人下巴。
关于这个项目,关于祁长泽本人,一直都是争议话题。
江晓晓当晚在自己微博大号上发了一条信息:
【有航天爱好者来聊聊国内的商业航天现状吗?最近有点兴趣。】
很快就有粉丝留言与私信了。
其中不乏有航天大学就读的学生,有业余航天爱好者,也有货真价实的航天工程师。
江晓晓从他们的角度了解祁长泽之前的项目。
有趣的是这些人的观点与外界那些喷子不太一样。
不管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从业者都一致认为这个项目很靠谱。
因为航天的核心就是钱和技术,祁长泽当时的背后是祁氏集团,资金就不用说了,至于技术……
他的团队全是从航天研究所里挖来,无一不是从事航天研究20年以上的技术人员,甚至把航天一院的一个团队都挖了,所以人员配备从火箭全流程到各个专业设计都非常齐全。
有钱有技术,就等于有了成功的实力,早就甩了草根创业几十条街。
果然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呢。
只可惜这是当时的九州神箭,不是现在的窜天猴科技。
从祁氏集团分离出来,钱和技术不知道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动。
但江晓晓觉得祁长泽敢这样做,肯定是有底牌。
她被这些人说得对这家公司有了许多兴趣,不过她要改变策略,她知道自己不擅长交际,所以放弃了与梨子他们去蹲市场部总监的计划,转而去了解商业火箭的知识。
只有了解清楚他们在做什么,她才有与他们沟通的资本,退一万步说,如果他们真的达成合作,她也能写出专业的软文,更快被对方认可,这才是她真正追求的目标。
或许是倒霉了一个月后,时来运转了,江晓晓在园区食堂吃午饭,居然遇到了大学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