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灿仅仅一个秀才的功名,是靠祖上恩荫得的官儿,能当到知县几乎都到了头,没想到竟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实在太让人意外了,岑水这样的表现,文瑾也不觉得过分,意外之喜,难免让人忘乎所以。
路灿没在家,文瑾给路老夫人行了礼,退出内院,和文翰在他书房坐了一会儿。
文翰给文瑾介绍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南方发了大水,波及四府十二个县,江中府知府还为抗洪而死,在安排接手的官员时,皇上想起有人称赞路灿善于安民,还会理财,便给他了这个重任,去做灾情最重的中江知府。
一下子从副六品的附廓知县,连升三级,成了五品知州,一时羡煞无数在知县位置上苦熬数年的官员。
&ldo;路大人自从接到圣旨,就再也没有笑过。文瑾,你知道不知道,灾后重建有多难,南方湿热,最易引发大的瘟疫,还有,现在已经秋天了,冬季马上到来,也不能种些南瓜萝卜等让百姓填饱肚子,没有粮,百姓饿极了,还容易引发骚乱。&rdo;文翰很严肃地说道。
&ldo;我能想来,哥哥,路大人此去,的确责任不轻。&rdo;
&ldo;唉,这不是升官,而是把数十万民众的命交给了他,处理得好,不过得一句赞扬,一个升官的机会,可一旦处理不好,命都有可能被搭上。&rdo;
文瑾点头,心里也沉甸甸的。
&ldo;大人并不是一个有多大野心的,他宁愿在明湖做他的附廓知县,也不愿意去冒这生命危险。可是,他现在也没别的选择,只能豁出命去,把事儿办好。&rdo;
&ldo;嗯!&rdo;
&ldo;文瑾,大人要让我留下,可我觉得不好,我想去帮大人一把,你觉得,我应该不?&rdo;文翰希冀地看着文瑾。
绕了半天,他的用意是这个,文瑾默然,堂哥虽然问的十分恳切,但他内心已经做好了决定,自己说不许去,他能听进去,就不去了吗?
文翰表面虽然十分谦和,但打定了主意,轻易不回头,这性格,钱先诚和韦氏,都具有,文翰比他俩更严重。
&ldo;那,哥哥,这会误了你的婚期。&rdo;
&ldo;没事的,我已经让路夫人给嫣然转达了我的意思,她坚决支持我,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帮着路大人在那里站稳脚跟才能安心。&rdo;
&ldo;好吧,哥哥,你既然有了打算,小弟也不拦着,你要记住,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是万不得已,你不可让自己置身危险之地。&rdo;
&ldo;你放心,哥哥不会莽撞的。&rdo;
刚好路灿回来了,原来新任知县到了,他明天就开始交接,过几天就启程。
文翰这几天,曾经说过好几次,要跟他一起去,这回,当着文瑾,他又说了这个心意。
&ldo;不行,你不能去!&rdo;路灿不是不喜欢文翰,一年来,钱文翰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生手,迅速成长为他的智囊和左膀右臂,路灿很是离不开他,但他知道,文翰是独子,这一去凶险万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哪能担得起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