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快穿之叫妈也没用琪琪家的猫 > 第470章(第1页)

第470章(第1页)

没有学问,又自卑敏感,二妞一辈子活得窝窝囊囊。原主第一个愿望是孝敬父母,承欢膝下。第二个愿望就是不要让闺女再重复上一世的苦日子,能活得有个人样儿。

王青青穿来没多久做生意就挣了钱,有了宽裕的吃喝穿戴,她就着意纠正二妞舔碗的习惯,不过提醒了次,这孩子就完全改正了,叫王青青看来,二妞上辈子改不了舔碗的习惯,还是因为她苦日子过得太久,穷惯了,穷怕了。

原剧情中二妞穷了一辈子,花钱抠唆得让人瞠目,全家四五口人吃饭,一根茄子她都要分成两顿吃,现在王青青从来不瞒着二妞家里的收入,这笔生意又挣了多少钱,家里有多少存款,二妞一清二楚。

有了钱,人就有了胆气,幼年时的困苦生活除了让二妞格外懂事儿些,并没有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什么难以磨灭的创伤,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也变得越发自信开朗了起来。

二妞在外头与人交往从不怯场,才上二年级,老师就选中她跟高年级的孩子一起去排样板戏,二妞机灵又活泛,在舞台上表现非常突出,观众的肯定和掌声更是给了她自信,这个孩子出落得越发大方活泼了起来。

在四五岁的时候二妞就闹腾着要学裁缝的手艺,那时候王青青就开始拿报纸教她打小样,裁衣服,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她已经能很熟练地裁剪衣服了,手艺练出来了,二妞开始不满足于按现有的服装款式做衣服,她总是跟王青青说:“这衣裳太丑了,为啥不能做得好看点儿?”

王青青鼓励她自己尝试,二妞无师自通开始自己设计服装款式,服装设计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涉及的就是美学以及颜色搭配,要想设计出好看的衣服,自己得有一定的美术和美学基础,要懂得什么是“美”,不过现在可是个“又红又专”的时代,“美”这个字儿可不能随便乱提,书店里都是些伟人语录,连普通教材都极少有得卖,更别说什么美学和美术书刊了。

这类书此时在书店是休想买得到,巷子里有孩子从废品收购站买了一堆连环画出来,受此启发,为了给二妞找点儿资料,王青青抽空就去废品站给闺女“淘宝”。

一边儿教孩子一边儿做生意,转眼又是两三年过去了,国家终于宣布,要恢复高考了!二十八岁的王青青跟十六岁的侄儿二华一起进了考场。

考完就填志愿,体检,政审,一套手续办完,王青青如愿被省城最好的交通大学工学院纺织系录取了,本省纺织业发达,原剧情中改革开放后省城修建了占地一个区之大的纺织城,背靠这项资源,不利用起来就是傻子,王青青决定以后的事业线就朝服装行业发展。

大华考上了京城的重点大学,二华跟王青青同一所学校,就读于理学院的物理系。综合段的苗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录取通知书一下,这消息就飞速地传遍了整个铁路局,苗家姑侄三人,一下子就成了铁路局的“红人”。

这一年的大学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五,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儿都不为过,铁路局那么多职工子弟去参考,被录取的寥寥无几,苗家三个人考试就取中了三个人,这家人得多会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包分配工作不说,只要考上,上学不用学费,学校还每个月都发补助,这苗家,是一下子就多了三个铁饭碗呐!铁路局众人的眼珠子都羡慕红了,苗大嫂更是对王青青感恩戴德。

“他姑,嫂子多谢你了啊!”为表谢意,苗大嫂请全家人去国营饭店吃饭,菜上齐,她端着一盅酒先敬王青青:“知情要上山下乡,大华美美儿地去刨了两三年的地,二华要不是考上了大学,说不得明年就得下乡去,大华能去京城,二华能免吃这一遭苦头,都赖你平时教得好,嫂子敬你一杯,多谢你。”

“嫂子你也太客气了。”王青青举杯跟苗嫂子相碰:“大华二华能考上大学,那是因为他们俩自己肯努力愿意学,我在其中起的作用那是微乎其微的。”

“你不用推脱,我都明白,你这份情我记一辈子。”苗大嫂一仰脖把手里的酒喝了个精光,烈酒进肚,一股火烧到喉咙口,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就下来了。

自家小姑子大度又心善,原先为了嫁妆和岗位的事儿,自己那么闹腾,小姑子也没跟自己见外,带着自己挣钱不说,还把两个儿子都给培养成了大学生,苗大嫂是真心感激小姑子的。

王青青说大华二华能考上大学全靠自己,苗大嫂是一点都不带信的,俩孩子是用了功,可要没有小姑子,俩孩子再用功也白搭。

她这俩儿子生不逢时,刚一到上学的年纪,文化|革命就开始了,红小兵们满街乱窜,老师一个个被揪出来打成了臭老九,一星期上六天课,五天半都是劳动课,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能学到东西才有了鬼。

秋天里就隐约着传说要恢复高考了,隔壁老赵家已经接班的大姑娘想考大学,早早就请了长假在家里复习,苗嫂子爱给自己加班,不管她晚上十一点,还是十二点去二楼上睡觉,都能看到隔壁赵家大姑娘挑灯夜读的身影。

赵家大姑娘可是正经上完高中的人,又美美地复习了三四个月,结果怎么样呢?没考上!苗嫂子把铁路局考上大学的几个职工子弟扒拉着挨个打听了一遍,怎么着,但凡是考上的,正经家里父母都是文化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