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皇帝该干什么呢?
能上阵打仗吗?
可以,但不多。
能下地种田吗?
也行,但最好在宫里头自己玩农家乐,别出来打扰农时。
可以经商吗?
大约是不行的,因为没人敢和皇帝明算账。
所以真正归结起来,皇帝能干的事情太少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务虚的……这也是皇权容易旁落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赵桓身上,似乎没有这个问题。
毕竟这位赵官家已经是老油条了,他太会玩了。
赵桓在第一次阐发了自己的主张之后,随即就跑去巴格达的学堂,当了一天的旁听生,跟学生们一起听课。
一整天下来,赵官家在辞别的时候,只是题写了四个字:有教无类!
不出意外,这四个字又掀起了一阵波澜。
所有人都能读书吗?
就算是在大宋,这也是赵桓登基之后的事情,当然了,就算没有赵桓,大宋的教育水平和识字率也是傲视天下的。
在后世问你读书没有,和在古代不是一个意思。
后世问你读书,是读书识字的意思。
而在古代问你读书,则是具体哪一本书……更具体一点,就是十三经,儒家经典。因为这是科举要考的内容,只有读通了,读透了,才能有科举的资格。
换句话说,读书和科举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科举的资格,干脆就不用读书了,就比如女子,那大宋朝的女子都是文盲吗?
很显然不是的,大宋的才女比比皆是。
赵桓在早年做过估算,计算读书率,大宋不会超过百分之五,甚至更低。如果计算识字率,那就很可能超过两成。
如果把标准再降低一些,只要能写名字就行,甚至会达到三成左右。
这是个相当恐怖的数字,整个西方,唯有在工业革命之后,才能有那么多的财力推动教育发展。
毫无疑问,这个时代,大宋的教育理念领先天下。
有教无类,贵族也要和平民一起读书吗?
没错,就是这样。
甚至在大宋还有更恐怖的,女孩子也能读书!
这些消息陆续传开,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
首先,大宋哪来的财力,能支持这么高的入学率?
其次,大宋怎么可以打破所以的壁垒?
有教无类,多么了不起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