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清朝那些事儿作者 > 第83章(第1页)

第83章(第1页)

第80节:清德宗光绪篇(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启超在教子中,特别强调趣味教育。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ot;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ot;他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因材施教,鼓励孩子&ot;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ot;

1927年,他的次女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学习一年,该选学具体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意见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无法引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她十分苦恼,并向大哥思成说了此事。梁启超知道后,心中大悔,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在指导孩子如何做学问上,梁启超给孩子们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要&ot;求理解&ot;,不要&ot;强记&ot;,并且一再告诫要劳逸结合,&ot;多游戏运动&ot;。长子思成在清华读书时,各科成绩优秀,业余爱好十分广泛,是清华大学铜管乐队的队长,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过跳高第一名。梁启超同时还要求他们&ot;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ot;。他告诫已到美国留学三年的梁思成:&ot;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某些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ot;他还告诉思成:&ot;凡做学问总要&39;猛火熬&39;和&39;慢火炖&39;……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

当得知在国外求学的梁思庄对英文成绩不满意时,梁启超就多次去信安慰:&ot;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自馁,学问求其在我而已。&ot;&ot;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些按级递升的洋孩子的竞争,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ot;

梁启超还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1924年以后,梁启超的四子思达、三女思懿、四女思宁渐渐长大,而他们的哥哥姐姐则已先后出国留学,只有他们生活在父亲身边,住在天津意租界的居所。为了充实子女们的国学、史学知识,从1927年下半年起,梁启超就聘请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在家中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堂就设在饮冰室的书斋里,课程包括国学、史学、书法等,每周有半天休假。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兄妹几人国学、史学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氏的九个子女多从事科学工作,并涌现出三位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当选中国科学院首届院士,航天专家梁思礼1993年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对如此的&ot;满门俊秀&ot;而言,梁启超作为父亲的言传身授功不可没。

师徒反目

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逃亡到日本。康有为手捧自称是光绪皇帝缝在衣服里的所谓&ot;诏书&ot;,继续宣传他的保皇主张。起初,梁启超像从前一样,惟师命是从。可渐渐地,他的政见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保皇转向革命。这段时间,他与孙中山、陈少白等革命党人的来往开始密切,有时甚至在三更半夜还拥被长谈,结果便有了合作组党的计划。

梁启超召集其他同学,联名致函康有为,劝他退休。康有为得知梁启超倾向革命的思想之后,非常生气,立即严令梁启超离开日本到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宜,并狠狠斥责了梁启超一顿。

武昌起义爆发后,康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在致康有为的信中,梁启超说,&ot;数月来,和您议论起时事,总是出现矛盾,很难领会您的意思,最后只能在表面上答应,回到家后,头痛目眩。您从来不让别人发表意见,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让弟子心悦诚服,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ot;

1912年元旦,民国成立。对于民国成立后出现的许多问题,康有为&ot;触目伤心&ot;,非常看不惯。他加快了让溥仪复辟的步伐。与康有为积极复辟相反,梁启超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张勋复辟一发生,梁启超立即随段祺瑞誓师马厂,参加武力讨伐。他不仅代段祺瑞起草了讨逆宣言,而且以个人名义发表反对通电,斥责康有为是&ot;大言不惭的书生,对政局丝毫不清楚&ot;。据说通电写好之后,有人担心会破坏师生友谊,梁启超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道:&ot;师弟自师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我不能与老师共为国家罪人!&ot;

康有为在张勋复辟失败后,不仅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将怨气发泄在梁启超身上,咒骂他为&ot;梁贼启超&ot;,还写诗将他比喻为专食父母的枭獍。

康梁公开辩难及交恶之后,刘海粟等人积极从中斡旋,二人关系有所缓和。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逝世于青岛。4月17日,梁启超联合康门弟子,在北京设灵公祭,含泪宣读悼文。在这篇情深义浓的悼文里,梁启超肯定了康有为早年的历史贡献,但也委婉地批评了他在复辟帝制上的错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