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贝勒被封太子,八贝勒被封郡王,而且这是……被流放了。
话说的再好听,海外那也不是大清之地,还不如被发配到盛京去呢。
不光是群臣傻了眼,就连十四这个所谓出主意的人也跟着傻了眼,皇阿玛这是舍不得大哥和二哥,所以先派八哥去探探路?
老爷子不要面子了,群臣举荐八哥,老爷子却!却一下子把人支到了海外,谁知道史书上会怎么写。
再说八哥在群臣当中这么大的威望,老爷子也不怕真把人给惹急了,反手来个逼宫。
康熙还真不怕这些,别看朝堂上乱糟糟的,有人跪下求他收回成命,有人急着为老八说话,当然更多的人可能还没回过神儿来,站在一旁,双眼发愣。
老八笼络的都是些文臣,其中只有少数是死忠,绝大多数不过是因为利益才围过去的,如今利益没了,该散也就散了,就算是没散,在强权之下也没什么用。
三个月,他隐忍不发,不光是把这些人的利益关系捋清楚,更重要的是把老八伸进军队的爪子给暗中剁了,安排老八去海外,绝对不是去流放。
若不是十四出了这主意,老八今日就不是被封郡王了,而是被撸成光头阿哥,而且要像对老大、老二和老三那样,彻底让老八绝了做太子的可能。
出走海外,已经是他手下留情的结果了,又不是只把老八一个人放过去,会让老八带些粮草和兵丁的,如果老八在海外真能有他们预计的那么顺利,他就不愁怎么安置老大和老二了。
倘若这几个儿子都能在海外建立新的势力,对大清来说也是好事儿。
不管是之前的废太子也好,大阿哥也好,还是旁的兄弟们,包括胤祯在内,在自己的奏折上写下老四名字的时候,谁也没想过太子之位就真的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好在是老四,不是旁人。
皇阿哥们没什么反对的情绪,别看老爷子儿子多,但真正适合当皇帝的,数来数去也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废太子,另一个就是新太子了。
心里有反对意见的还是那些臣子们,四贝勒可不如八贝勒好说话,也不如八贝勒更容易被讨好。
当年追缴欠银的事儿,虽说大部分骂名都让十四贝勒给担了,但不可忽略的是,当年主办这件差事的人可是四贝勒。
第57章
老爷子出手就放了个大雷,后续留下了不少需要处理的麻烦事。
八贝勒,不,现在应该说是廉郡王了,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出海,虽然皇上不肯承认这是流放,但在众人看来这与流放也没什么区别了。
虽说可以让廉郡王带着兵丁和粮草走,日后也能跟大清联系,但良妃不能走,八福晋不能走,廉亲王年前刚刚被赐名的大阿哥弘旺也不能走。
一方面是海外条件艰苦,另一方面这又何尝不是人质,只要这几个人在,廉亲王就不敢轻举妄动。
还是贝勒府的八爷府邸,连扩建的计划都没有,之前还趾高气扬的八福晋如今都快哭成泪人了。
“皇上不留情面,咱们又何苦忍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不了就是死,也好过将来,爷去那不毛之地,夫妻离散,家不成家。”
八福晋宁肯拼着一死,也不想留在府里边守活寡,更不想爷下半辈子就飘荡在海外了。
八爷却是不想死的,关键他知道,只要一出手,那就是必死的结局,若是再给他几年的时间,或许还有把握跟皇阿玛拼上拼,但是眼下绝无可能。
与其就这么赴死,那到还不如出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咱们活着,日后就总能相见,往后京城是什么格局还都不好说呢,皇阿玛曾经废过太子,谁能保证将来就不会废太子了,说不定皇阿玛到时候还会让我回来。”
就算皇阿玛不改变主意,他将来若是真能在海外打出一片领土,未必不能把妻儿和额娘都接过去。
只可惜,费尽心力扳倒了太子,最后却让老四捡了漏。
不过皇阿玛猜忌之心这么重,谁能保证老四不会是下一个废太子呢,可能还不比他呢,海外逍遥自在,没这么多的束缚,又有整个大清做保障,想要打下一片领地应该也不难。
难不难的都得准备着了,廉亲王人缘好,又是奉旨出海,虽然他曾经的一部分追随者如今对他是避之唯恐不及,但还有一部分人愿意支持他,跟户部磨,跟兵部磨,跟工部磨,就是为了他能多带些人马出海。
廉亲王就这么灰头土脸的认了,从此退出夺嫡的漩涡,京城最重要的事儿不是廉郡王出海的事儿。
而是新太子册立,废太子还!还住在毓庆宫呢,旧人是要给新人腾地方的,可旧人又该搬到什么地方呢。
重新修建一处二阿哥府,那可是需要耗费不少时日的,再说皇上的心思一天一个样,如今是旧人不如新人,可谁知道什么时候新人又赶不上旧人了。
眼下这个节骨眼儿,新太子也好,废太子也罢,朝臣都是不敢得罪的。
废太子是自己跟皇上上了折子,要求搬离毓庆宫,而且不想住在京城,想去畅春园住,或是在京郊找处庄子。
如果皇阿玛同意的话,他更想出海,远离大清,一个曾经做过太子的人,待在大清很难再有什么人生自由了。
他如今也怕极了皇阿玛,之前皇阿玛为了平衡朝堂,总是要拿着两个儿子甚至三个儿子来达到一个平衡,跟老大斗了那么多年,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他早就累了,不想掺合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