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大王,如今正是天赐良机!&rdo;胡兴汉一来,便立马跪下,他来的最快,也最激动,身子瑟瑟发抖着跪在地下,颤抖着话音道:&ldo;如今闯逆四面受敌,朝廷又有可用之处。正是灭闯贼而建奇功,布声威于天下的时候!&rdo;
他有灭了李自成的想法不出奇,自从李自成三番几次侮辱张献忠以来,老底子的将领们没一个还对他李自成念什么旧情的。但叶风奇怪的是,一向以来只是觉得他只是心胸狭窄了点,但见事倒也还算有两下子的,如今怎么会有这么个想法?
灭了李自成,下一个呢?下一个就轮到你张献忠!你灭了同是农民军的李自成,往后谁还敢跟你?就像如今的李自成一样,大小杆子谁敢入他的伙?这段时间以来陆续有李自成那边的中低级将领表现出一定的可利用之处,甚至李定国也有信来说他有把握去策反李营中几个将领。这都是摆在眼前的例子。你胡兴汉不会真以为老子要做朱朝的中兴良臣吧?
须知大明朝的祖宗成法发展到这两百多年后,已经是救无可救,加上天灾不断,人祸不断,多少既得利益阶层得了这个制度的巨大利益之后,已经成了这个制度的巨大累赘。就比如遍布各地的亲王郡王,遍布各地的勋臣集团,遍布各地的累世仕宦,如果要中兴大明朝的话,那就必须得融入道这个阶层进去,最起码也要继续保持这个阶层的存在,保持这个制度的存在‐‐你并不是皇帝,你只是个中兴之臣。况且即便是皇帝,祖宗的法度又岂能轻易说改就改了?
所以,即便是再表现出与朝廷亲近,那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所做的妥协罢了,难道还真的要做朝廷的好臣子?人都说物伤其类,怎么这胡兴汉居然说出这番话来?
&ldo;你的意思是做个权臣,而后行操蟒之事?&rdo;叶风脸上不置可否,只是叫了他起来,吁了口气道:&ldo;这不合江湖上的道义吧老胡。&rdo;到这世界不少时日了,叶风渐渐发现自己不爱跟这胡军师说心中真实想法了,只是淡淡的道:&ldo;咱们说到底跟自成一个样,都是贼。虽说他有志谋算我,但有他自成在,于我未必是件坏事。&rdo;
&ldo;虎无害人意,人有伤虎心啊大王。&rdo;张献忠有绰号黄虎,是以胡兴汉将这俗语改了个说法,不甘心的道:&ldo;如今他是日子难过才有这番惺惺作态,一旦他喘过了气来,大王,殷鉴不远啊!&rdo;
他说的,自然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个互相落魄时对方都曾有意加害的往事了。这番话当然起了一番作用,叶风心内也有些微微的感觉,如今的形势,毕竟跟自己记忆中的历史不同‐‐起码这张献忠没有迅速逃离湖北直入湖南而后入蜀境。再一个,李自成也没有面对左良玉和孙传庭两路夹攻的局面。如今这变数已生,他李自成还会如史上一般挥军直上京师,再也没有南顾的机会了么?
想到这里,看了胡兴汉渴盼的目光一眼,宽慰他道:&ldo;这事儿且放一放,横竖也不是早晚的事。回头再跟几个孩儿们议一议吧。&rdo;
抬眼招呼了一眼正闯进来,面露诧异之色的徐潘二位道:&ldo;都来说一说,你们谁替咱老张会一会他顾君恩吧。我的意思是老徐你为主,胡军师兼担一下。且不要应承些什么。照如今的局面看,他只怕要将兵北上了。&rdo;在旁边桌子上拣翻了一番,抽出一张报文来,那是一份今日刚刚送到的朝廷的邸抄,是一份崇祯帝严斥孙传庭的手谕,特别着重提了一下他老孙前面的顶头上司,原督师大学时内阁首辅吴甡的名字,含意已经很明显,若是他孙传庭再不全力出击的话,如今已经逮拿进京,流配三千里至云南金齿卫充军的吴某便是他的榜样。
在这样的局面下,孙传庭麾下十余万精锐的陕军,出关了。
这也是叶风没有立即给他胡兴汉正面答复的一个原因之一了。因为他晓得历史,孙传庭不出潼关,恐怕李自成还能难办,但一旦出关,面对生正欲振奋颓势的李自成,只怕他就要完蛋了。所以,他很怀疑李自成如今这一手是不是要腾出一个时间差来,去集中全力先把孙传庭收拾掉。孙传庭出关对于他来说,是个坏消息。但何尝又不是个好消息?!
有这么个担心在,所以他也没有立即否决胡兴汉的提议。如今变局就在眼前,而自己无从判断李自成的真实想法‐‐打完孙传庭后,他是直接东进北京呢?还是回师南下来廓清长江流域?若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就现在趁他病,要他命!
这是个极大的抉择,所以他才不能立刻做一个决定,而要听一听这几个军师的看法,甚至要等上一两天,等汪兆麟还有几个儿子特别是李定国从荆州回来。
似乎今后十几二十年的走势,就要看自己这个决定了。
第一卷湖广第五十八章阅兵
&ldo;来的是姓顾的,不是姓宋的,大王,只怕这里头大有文章啊。&rdo;客馆中晤过顾君恩回来,徐以显先不谈顾君恩所说的条条款款,却没来由的这么一句感叹。
其实叶风心中也一直有这么个疑心。李自成若是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没道理派姓顾的这么一个在他帐下尚无十分重要地位的谋士前来的,虽说他顾君恩如今随吏政府颠倒乾坤郎喻某办事,但却只是个主事头衔,别说是距第一军师宋献策距离遥远,甚至离中层决策层尚有一定的距离。从他的年纪也可以看出,李自成第一次安排他来送那份书信,未必是安了什么好心的。此人性格有点直,虽说有些头脑,但也免不了有些文人固有的执拗和自矜,这样的人在这样敏感的时刻来执行如此重要的一项任务,这其中有极大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