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扬有点为难道:&ldo;刻下这四十万秦兵奉命不前,可想而知,这些秦兵随即会转入函谷关协助原先关内的守军戍守……函谷关易守难攻,四十万秦军加入后更加难攻,要是选择这条攻击路线……&rdo;
项羽转过身来,示意邵扬先且不要再说,邵扬只好顿口,只见项羽沉吟半晌后,才字句清楚地说道:&ldo;我军的行军路线原本就设定打过函谷关后,直驱三关进入咸阳,如今大军士气昂扬,要是下令改道,利害得失,未必好过从原先设定的路线攻击。&rdo;
大军作战,一鼓作气,更何况项羽的战术从来都是勇往直前,要是突然下令改道,确实会造成军心不安。邵扬懂得其中道理,但是两者之间极难取舍,语顿后,思辨着其中利弊得失。
项羽接续说道:&ldo;三十万兵马连行,绵延数十里,要是避开函谷关改走其他路线攻打咸阳,沿途必然遭受各路秦军的骚扰攻击,如此一来,攻入的咸阳的速度说不会变得更慢。&rdo;
邵扬听到这里,还是犹豫。
想过之后,还是觉得不妥,道:&ldo;大哥说的有理,但是……&rdo;
项羽迳将目光迎向风来处,仿佛在看着秋风的萧瑟寒意,虞姬已经看透项羽心思,知道项羽攻打函谷关的行军路线已经确定不移,她原本还希望项羽改变主意,选择跟历史记载不同的攻击路线,然而这点已经落空,她现在只能期待,能看到项羽比刘邦早一步进入咸阳,就算比刘邦慢入咸阳,也不要发生历史所记载的‐‐火烧阿房宫‐‐这种事情。
只闻项羽说道:&ldo;冬风将起,很快就会进入风雪季节,要是不趁着风雪到临之前攻入咸阳,恐怕还要等到明年春融才能整军再攻,如此一来,会让秦军有喘息的机会……&rdo;
邵扬也知道项羽已经决定,直接道:&ldo;大军辰时发兵的军令已经下达,号声一响,就可开拔。&rdo;
仰望天色,项羽道:&ldo;差不多是时候了。&rdo;
‐‐秦军于不久后,知道二十万降卒被楚军坑杀的消息,愤慨不已,然而不敢撄夺楚军善战的锋芒,只能徒呼负负。随后不久,就如邵扬所说,四十万新军接获戍守函谷关的军令,全军势死阻止楚军继续前进。
‐‐刘邦透过凶无赦和白无常向赵高提出计划,让他先进咸阳,绝对会保持咸阳的完整,然后发函请项羽前来主持灭秦后的大政,同时设下埋伏,于项羽带兵进城时,伏袭不明究里的楚军。
‐‐任何人面临这种状况,心志必然松懈,刘邦提出的计策,的确是打败楚军、杀死项羽的好办法,赵高心里尽管不愿,迫于情势无奈,只得同意刘邦所请,等事情成功后,秦灭汉起,自己隐身幕后主持天下大政。
‐‐为了不让天下人起疑心,赵高不能明令秦军不与汉军交战,但是他下令所有秦廷的精锐部队,赶赴楚军攻打咸阳的路线支援,使得汉军攻打咸阳的路上,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抵抗。
‐‐孰能通晓其中微妙?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在冥冥之中,照着历史轨迹移动。项羽说刘邦这种人不可能放过战败者,谁知是因为刘邦与赵高达成协议之故。
‐‐就算虞姬知道刘邦和赵高的合谋又能如何?历史的变化因她千古返赴而起,然而被启动的变化正逐步还回历史原貌。要是她知道历史轨迹逐渐摆回原处,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祈求上天不要让自己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下自刎,以及发生项羽乌江自刎这种事。
‐‐照说虞姬的功力,就算十面埋伏也能逃出包围,项羽亦然,但是以项羽霸气之烈,怎会接受失败的事实,在明知不可为而为知的情况下,说不定真会有乌江自刎的场面。
‐‐不可能发生的事,往往在意料之外发生,当虞姬知道项羽必须面临乌江自刎的最后一刻,自己肯定会先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下先走一步,或许虞姬之死,又是项羽乌江自刎的源头。
‐‐项羽坚持自己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变与不变的摆荡间,努力地想要创造自己想要的历史结局。虞姬坚持自己的爱情无悔,在知与不知的反覆心志中,坚信着无怨的选择。
‐‐尽管历史的轨迹开始摆荡回到原处,但毕竟还没真正回到原处,项羽的霸王之路还没走到尽头,孰能断定历史不会有变?
提早一场
《楚汉&iddot;霸王传》会在第十二集结束,可以想像的是,项羽不会有乌江自刎这种蠢事,至于汉王朝是不是刘家天下,也会有天马行空的说法‐‐现在提早一场跟大家聊些跟故事无关的废话。
这会是很长的一篇,请大家耐心看下去。
历史是王者之书!所有的历史都是权力者编写。因此何弼好读史,却从来不相信历史记载,如同何弼看报纸,绝不会相信那斗大的标题铅字,反倒在字里行间,努力拼凑还原事实真相。
史载对秦始皇有无数负面的评语,但是何弼怀疑,一个雄才大略统一六国的人,怎么会是一个无道昏君?
改革者从来都遭当代所怨,秦始皇构创郡县制度改变以往的王朝天子封国家臣,招怨之深,可想而知,另外,秦始皇死后,秦朝崩溃速度之快,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