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武安国终于&lso;痊愈&rso;,可以照常前往军营处理事务了。去完太守府报道后,武安国便来到了军营之中。
&ldo;将军,你可终于回来了!&rdo;却发现太史慈,宗宝和管亥都已在营里等藏自己呢,看来是太守府那边已有人来传过信了。
&ldo;来,子义,快来陪我练练武艺。&rdo;武安国可是连椅子都没有坐热,就把太史慈了出去练习武艺。管亥和宗宝也是笑着跟着二人前往比试场中走去。进过一段时间的共事,如今管亥和太史慈,宗宝两位将领也已开始熟络起来了。
只是,一个时辰后
&ldo;将军,慈认输了,你就放过我吧。&rdo;太史慈真没想到,自己这位将军&lso;抱恙&rso;一个多月,那原本就诡异的作战方式居然变得更诡异了。老实说,论武力自己比武安国要好的不少,可是一打起来,自己这位上司就是由层出不穷的怪招,让自己无可奈何。
&ldo;宗宝,你来。&rdo;见太史慈已经不肯陪自己练了,武安国又向宗宝招呼道,但是宗宝可是看着太史慈刚刚如何&lso;败阵&rso;的,这下还哪里肯上。而管亥就更不用说,一见武安国看向自己,就马上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不适应比武。
&ldo;将军,太守命小的将这封文书给将军过目,然后请将军速至太守府议事。&rdo;正当武安国在到处抓人和自己比武的时候,一个士兵忽然急急地跑到武安国跟前,将一封文书递到了武安国手中。
&ldo;到底是什么事,居然把孔老头急得。&rdo;武安国接过文书一看,脸上的笑意也是渐渐地变得严肃起来。只因为这文书不是别的,正是曹操发出的讨伐董卓的文书!!
ps:新书上传,还大家多多支持,可以在书评区说出你的感想,也可以进书群一齐交流讨论,随时欢迎大家的支持!!
第十章&lso;阿国&rso;效应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了,武安国就知道自己的时间非常紧迫。别的什么主角穿越过来,大多都是黄巾之乱好几年,有些特别牛的,提前个七八年,自己又十几岁,然后就大摇大摆地去到处收人。等黄巾之乱一起,自己就摇身一变,主宰三国了。
但是武安国不同,陈乐穿越成武安国的时候,黄巾之乱就已经结束了,不仅如此,董卓之乱还迫在眉睫,让武安国根本就没有时间到处去收什么名将。能帮孔融收下太史慈和管亥,武安国已经觉得是天大的幸运了。
当然,这种幸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武安国穿越后的几个月后,董卓之乱,还是发生了。当武安国拿到孔融派人送过来的文书后,就知道自己的考验终于来了。虽然武安国知道光凭自己的这些小聪明,想打败吕布,还是有十分大的难度的。但武安国不会逃避,既然来了,就要去努力。
话说武安国接到文书后,连忙让太史慈,宗宝和管亥放下手上的事务。和自己一起马上赶到了太守府。来到太守府,武安国看见厅内除了孔融和王修之外,居然还有一位他不认识的中年文士在座。
&ldo;末将参见太守大人。&rdo;其实在平时,武安国可是称呼孔融孔老头的【熟人称呼】,而孔融也比较宽容,居然默认了武安国这个称呼。让武安国心里大叹自己遇到了一个好上司。不过今天一看还有不认识的人在,武安国马上就正经起来,恭恭敬敬地向孔融行了一礼。
&ldo;呵呵,天下今天倒是难得正经起来了,看来还是公台你的功劳呀。&rdo;见武安国难得的正经起来,孔融满脸笑意地对着一旁那武安国不认识的文士笑道。
&ldo;公台?你是陈宫,陈公台?&rdo;听了孔融对那文士的称呼后,武安国可真是吃惊起来了,直接对着那文士问道。
&ldo;正是在下,不想宫如此薄名,倒也被将军所知。&rdo;陈宫听武安国一口就叫出自己的表字,倒也有些讶异。
&ldo;先生说笑了,听闻先生为官清廉,且才能出众,国也是久仰先生的大名了。&rdo;武安国这个更高兴呀,如果说太史慈是他遇到的三国第一个武力牛人,那么这个陈宫就是智力牛人了。在历史上,陈宫辅助吕布,能力可谓十分出色,要不是后来吕布不肯采纳其计谋,也不会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ldo;承蒙将军赞赏,倒也宫有些愧不敢当了。&rdo;陈宫嘴上在谦虚,但内心却极为震惊:刚才他听到孔融叫武安国为&lso;天下&rso;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一时听错了。&ldo;此人居然以天下为字,要不就是无脑之人,要不就是胸怀天下之人!&rdo;陈宫一边打量着武安国,一边心里暗自想到。不过,恐怕陈宫想破脑袋也不会知道,武安国之所以会取这个字,纯粹是不满老天让自己附身在这么个&lso;名将&rso;身上而已。
&ldo;既然天下你曾听说过公台,那就好了,以后成为同僚,想必是更为融洽呀。&rdo;孔融原本还打算介绍一下陈宫这位&lso;新同事&rso;,没想到武安国居然已经认识了,这倒不失为一件美事。
&ldo;什么,公台先生要来我北海从事?&rdo;这下武安国可又吃了一惊,按照自己的记忆,陈宫这个时候应该在东郡当从事呀,怎么自己一来,就全乱套了,这蝴蝶效应也太夸张了吧。
&ldo;怎么。难道将军不欢迎宫吗?&rdo;陈宫笑着向武安国问道。
&ldo;不,不,我怎么会不欢迎先生,先生乃是大才,能来北海从事,真是百姓之福呀。&rdo;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陈宫会选择来北海,但是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武安国可是绝对不会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