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闲话中国人读书笔记 > 第19章(第1页)

第19章(第1页)

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男子的&ldo;冠礼&rdo;和女子的&ldo;笄礼&rdo;。冠礼和笄礼,说白了,就是改变发式。清代以前,古人是留全发的。婴儿生下三个月后,要选择黄道吉日,剪一次头发,只保留两小撮。这两小撮头发,男孩留在左右两侧,有如牛头,叫&ldo;角&rdo;;女孩则一前一后,有如马首,叫&ldo;羁&rdo;。也有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只留一小撮的。也就在这一天,母亲把孩子抱去见父亲,父亲拉着孩子的右手或抚摩着他的头,给他起一个&ldo;名&rdo;。这一仪式,无妨叫做&ldo;命名礼&rdo;。它标志着承认孩子已正式来到人问,加入家族。

剪去的头发长出之后,便不再剪,而是向两边分梳,长齐眉毛,叫做&ldo;两髦&rdo;。所以儿童又叫&ldo;童髦&rdo;。或者把&ldo;两髦&rdo;总束起来,扎在头上,一边一束。这两束头发,男孩的状如兽角,叫做&ldo;总角&rdo;;女孩的状如树桠,叫做&ldo;丫头&rdo;。所以孩童时代又叫&ldo;总角之时&rdo;,年幼或地位低的女孩又叫&ldo;丫头&rdo;。

男孩长到二十岁(二十岁左右),女孩长到十五岁,就要举行&ldo;冠礼&rdo;和&ldo;笄礼&rdo;。所谓&ldo;冠&rdo;,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先从根部束住,盘成髻然后加冠以固定。&ldo;笄&rdo;则是不用冠,只用&ldo;笄&rdo;或&ldo;簪&rdo;固定。冠笄之前,要先用&ldo;筮法&rdo;来决定日期和加冠加笄的来宾,叫&ldo;筮日&rdo;和&ldo;筮宾&rdo;。这日期,便有似于西方之&ldo;受礼日&rdo;;这来宾,则有似于西方之&ldo;教父&rdo;。届时,来宾就在一定的礼仪程序中把规定的服饰授予该青年,并为他们取一个&ldo;字&rdo;。宾取之字与父命之名,一般都有一定的联系,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或相关。如颜回字子渊,取&ldo;渊乃回水&rdo;之义;又如曾点字皙,取&ldo;点乃小黑&rdo;而&ldo;皙乃色白&rdo;之义;再如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盖因轼是车前横木,瞻是凭轼观看,而&ldo;辙由轨出&rdo;。这两个人的名和字,倒与他们的性格相符:苏轼做人行事较为前瞻,苏辙则循规蹈矩得多。

有了字,也就有了尊称。直到民国时期,中国人如要表示尊敬或客气,都要称对方的字,有如俄国人之称&ldo;父名&rdo;(彼得洛维奇之类)。卑者对尊者说话,只能称字。尊者对卑者说话,则直呼其名。但是,无论尊卑,自称都不能称字。子路固然只能说&ldo;由也为之&rdo;,便是孔子,也只能说&ldo;丘也闻之&rdo;。如果自己称字,便是失礼,也是大笑话。

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当然是无须尊称的,故儿童无字。加冠加笄之后,有了字,也就意味着&ldo;成年&rdo;,故冠礼和笄礼即&ldo;成年礼&rdo;。既已成年,便可婚嫁,所以古人也就常常在举行冠礼和笄礼的同时,为子女订婚许嫁,而&ldo;冠礼&rdo;也往往称为&ldo;婚冠礼&rdo;。一个女孩子,到了十五岁,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便不举行笄礼,也不取字。因为未嫁之女决不能抛头露面与外人结交,只能藏在深闺,当然也就没有尊称的必要。所以女子未嫁之前,便叫&ldo;待字闺中&rdo;。意思是女儿还小,还没有一个&ldo;字&rdo;,不是嫁不出去。其实她又哪里是在等待什么&ldo;字&rdo;,多半是当爹妈的还没有物色到&ldo;乘龙快婿&rdo;,或嫁妆还成问题罢了。

男子结发加冠后才能娶妻,女子许嫁后才能结发加笄,于是,&ldo;结发&rdo;就几乎成了&ldo;结婚&rdo;的同义词。当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可以叫做&ldo;结发夫妻&rdo;。&ldo;二婚&rdo;就不算。原则上讲,只有那些刚刚成年就结婚的,才好这么叫。刚刚成年就结婚,当然不可能结过好几回。所以,但凡第一次结婚的夫妻,也都可以称作&ldo;结发夫妻&rdo;,而不拘结婚时芳龄几何。但要说清楚,结发,即行冠礼笄礼,不是把夫妻两人的头发捆在一起。

有句话说:&ldo;男大当婚,女大当嫁。&rdo;冠礼和笄礼作为&ldo;成丁礼&rdo;,当然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不过到了周代,便只有贵族子弟成年以后才能&ldo;冠&rdo;,庶民子弟则只能&ldo;帻&rdo;,即只能用头巾把头包起来,而不能戴冠。可见,&ldo;高帽子&rdo;也不是人人都好随便戴的。所以,我们今天还把恭维他人,称作&ldo;戴高帽子&rdo;;把喜欢别人吹捧,叫做&ldo;爱戴高帽子&rdo;。只是到了&ldo;文化大革命&rdo;中,高帽子才落到了&ldo;牛鬼蛇神&rdo;的头上。这也不奇怪。因为&ldo;文化大革命&rdo;原本就是要&ldo;大革文化命&rdo;,服饰的文化意义,自然也就被颠倒了。

其实,这一大&ldo;发明&rdo;也是有&ldo;针对性&rdo;的。因为被戴&ldo;高帽子&rdo;的,不是&ldo;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rdo;,就是&ldo;反动学术权威&rdo;,想当然平时都爱戴&ldo;高帽子&rdo;,或戴过&ldo;高帽子&rdo;,那就让你们戴个够,看你们以后还想不想戴!

义务与修养

的确,&ldo;高帽子&rdo;是不好随便乱戴的,因为它意味着特殊的权利和义务。

就说&ldo;冠&rdo;。依周礼,贵族子弟之加冠,凡三次。首加&ldo;缁冠&rdo;,这是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服饰。次则加&ldo;皮弁&rdo;,这是猎装和军帽,所以往往同时还要带剑。三加&ldo;爵弁&rdo;,乃&ldo;宗庙之冠&rdo;,地位仅次于&ldo;冕&rdo;。有冠有冕,自然&ldo;冠冕堂皇&rdo;。只有冠没有冕,也是不小的体面,何况还能佩剑?所以贵族子弟都很盼望着能早日加冠。

一加缁冠,有治权;二加皮弁,有兵权;三加爵弁,有祀权。&ldo;国之大事,唯祀与戎&rdo;,因此贵族们的&ldo;冠&rdo;,便有非同小可的意义,应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即便到死,也不能&ldo;免冠&rdo;。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战斗中,孔子的忠实信徒子路被人用戈击断了冠缨。子路说:&ldo;君子死,冠不免&rdo;,便一面用双手系着冠缨,一面被人砍成了肉泥。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痛不欲生,立即吩咐厨房倒掉所有已做好的肉酱。

三次加冠后,初冠之青年还要拜见国君和元老,倾听他们的教诲。这很有必要。因为服饰不仅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同时还意味着道德的修养。就拿成年人的发式来说,无论贵族男子的&ldo;冠&rdo;,庶民男子的&ldo;帻&rdo;,还是女子的&ldo;笄&rdo;,都要束发。束发当然有实用的功能。古人留全发,倘不束在头顶,随风飘散,既不成体统,亦诸多不便。不过,在中国文化这里,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ldo;约束&rdo;。就是说,一个人,一旦成年,就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其标志就是&ldo;束发&rdo;,一如犹太人与上帝签约后的&ldo;割礼&rdo;。所以,束发的时候,主持仪式的嘉宾就要对束发者发表训词,也就是趁机进行道德教育吧。

显然,&ldo;修饰&rdo;也就是&ldo;修养&rdo;。蓬头垢面不但不雅观,而且不道德,因为那意味着不能修饰和约束自己,也就同时意味着不能接受社会道德的规范。所以孔子说:&ldo;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rdo;这里的&ldo;束修&rdo;,应理解为&ldo;束发修面&rdo;,而不是或不仅仅是通常说的&ldo;十条干肉&rdo;。即使是十条干肉,也不完全是或仅仅是学费,而主要表示自己能够接受老师的&ldo;约束&rdo;和&ldo;修饰&rdo;,因而才叫&ldo;束修&rdo;。同理,孔乙己穿长衫并不可笑,可笑的在于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不洗不补,与理应修饰的读书人身份不符,这才成为笑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