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明扬声大笑,马鞭向前一指,一万先锋向宣府城冲了过去。
三天之后,唐志明想做一方诸侯的想法彻底消失了。数万大军轮流进攻,死伤七千余人,居然连城墙都没摸到,而城中只有三千五百贼军啊!还是没有大将坐镇的情况,若是张天琳随随便便从居庸关带几千人马过来!想到这里,唐志明生出一股寒意,宣府离居庸也就二百多里,按理张天琳一天就能赶到,可是现在还没来救援,那他?
想到这里,唐志明急忙令人探寻居庸关贼军动向,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吓得唐志明差点从椅子上摔了下来,张天琳三天前就带着五千人马出了居庸关,直奔大同去了。
唐志明急忙召集大小将校前来议事,唐志明麾下将校却大都是官绅士族充任的,这些官绅士族们的家当都在大同,听到张天琳奔袭大同,哪里还有别的想法,都异口同声的说道:&ldo;速速会师救援大同!若是大同有失,代王殿下必为贼军所劫,将军所有努力也都化为泡影了!&rdo;
当初那个出建议让唐志明拥立代王的幕僚看着心急如焚的同僚们,自然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冷冷一笑,大声说道:&ldo;将军不可放弃!大同城中尚有一万多士卒,这些士卒虽然都是乌合之众,初次攻坚,自然不能建功,可是却未必守不住大同城,更何况大同军民是刚从贼军手底下反正,对于贼军自然是背叛,心中肯定恐怕贼军报复,必定拿出勇气死守,不敢轻易投降。而将军带出来的五万大军攻打宣府三天,虽死伤惨重,留下来的却都是在生死边缘挣扎过的士兵了,只要再有七八天功夫,肯定能一举攻下宣府,到时后居庸关没有了张天琳坐镇,携胜利之威而去,自然易如反掌。而经过血战后将军麾下士卒也将变成精锐之师,到时回师救援大同,岂还惧怕小小的张天琳?现在若是将军回师,先不说是否会中张天琳之计,将军麾下士卒依然是乌合之众,到时后贼军若是从太原、宁武调集大军前来围剿,将军凭什么守住大同?&rdo;
唐志明本就是个无主见之人,心中也犯愁起来,他心中也隐隐觉得那个幕僚说的很有道理,这个幕僚是寒门士子,投在自己帐下没有太多企图,可是那些官绅士族们却纷纷勾心斗角,当初在大同是就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将领名额争得你死我活,现在提出回师大同,肯定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了。可是,若是自己不答应,只怕会失去他们的支持。
果然,就在唐志明犹豫之时,官绅士族厉声说道:&ldo;将士们家眷都在大同,将军若不回援,谁还有心征战!&rdo;
唐志明此时若是能拿出魄力,用铁腕手段镇压住这些官绅士族出身的将领,在激励士气,定然能有所作为。可是世上本就多碌碌之辈,唐志明若有这种大才,在此乱世之中也应早有成就了。他当即听从了官绅士族出身的将领们的意见,带着大军回援大同,那个幕僚只能哀叹,扬言张天琳肯定在路上等着截杀回援大军。
将领们听了大怒,说他动摇军心,竟然以军法从事之,唐志明心中也越发对那些官绅士族不满起来,他倒真盼望着路上能遇到张天琳。
皇天不负,就在唐志明大军行至大同东面一百余里的白登之时,张天琳以劳待逸,列阵于大道之上,一举大败大同兵,唐志明四万三千多人只剩下九千余人逃回大同。
张天琳追至大同城下,扬言不开城投降,城破后屠城。军民见唐志明五万大军尚且大败,现在二万人不到,心中恐惧不已。唐志明灵机一动,把那位被将领杀害的幕僚告缺自己的话语放了出去。
结果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大同的军民果然对那些官绅士族愤怒不已,都投效到唐志明帐下来,也纷纷表示愿意随唐志明死守大同。
张天琳劝降不果,下令攻城,接连攻打了五天,都被唐志明指挥士卒稳稳的打了回去,此时他心中在此想起那位幕僚来,他的预言果然不虚,若是军民同心协力,五千贼军在大同城中粮食为消耗完之前休想破城!心中对于那些官绅士族们更是痛恨,暗下决定,待到打退张天琳后,一定要给他们几分颜色瞧瞧。
也就在此时,朱震一举全歼金虏,确定京畿大局,而后朱亮奉命领精兵五万出北京城,直扑居庸关,居庸关守关副将萧羽对于张天琳当初对他的不信任早就不满,后来迫于大同叛乱,不得已又把居庸关交还给自己,但却留下来五千嫡系监视着他。
等到朱亮大军抵达关下时,萧羽马上指挥亲信打开关门,放进朱亮。朱亮从萧羽口中问清楚形势后,依照临走前朱震的意思,留下王成正(德州时王明部下,以前出现过的)率五千嫡系部下镇守居庸关,萧羽统领居庸关近二万降军随着朱亮一道救援大同。
第292章问鼎(八)中
第292章 问鼎(八)中
朱亮有意把张天琳部贼军全歼于大同城下,进军之时,兵分三路,一路绕道大同北面的阳和卫,一路绕道大同南面的浑源州。朱亮带领的五万大军自然远非唐志明拼凑的五万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张天琳陷入包围后苦战数日,均不得脱,最后力战而亡。
而唐志明果然在朱亮进城前把城中官绅士族们梳理了一番,这让朱亮很高兴,明面上为了收买人心,责骂了唐志明一顿,暗地里却告诉他这件事做得很好,等自己禀报过济王殿下,肯定有封赏,还让他统领大同军到自己麾下效力。在大同休整了三天,朱亮带着大军继续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宁无关下,才遇到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