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前一步,从袖中抽出一封奏折。
&ldo;启禀皇阿玛,儿臣有份折子,是儿臣这些时日琢磨的治河心得,请皇阿玛御览。&rdo;
三阿哥胤祉受命署理工部事,倒也下了些功夫去研究的。
康熙却不命人接,只先问道:&ldo;朕不在,太子监国,何不直接呈给太子?&rdo;
三阿哥垂首道:&ldo;儿臣十日前已将此折呈上,但太子一直没有批复,儿臣只好直接呈给皇阿玛,眼看要是进了七八月,雨水渐多,治河一事又上了日程,儿臣想,总是早些定下方案的好,也能造福一方百姓……&rdo;
康熙不语,目光沉沉扫过太子,太子连忙跪倒。
&ldo;皇阿玛明鉴,儿臣从未在案头上见过三弟说的折子,必是下人奴才整理时疏漏了!&rdo;
&ldo;梁九功。&rdo;
帝王出声,梁九功立时会意,上前接过折子,轻轻放在康熙手边的矮桌上。
康熙并不急着拿起来看,只以指节叩着桌面,似在思忖。
其他人不敢打扰。
西暖阁内只余一片细微的呼吸之声。
在康熙看不见的角度,其他人若有似无地打量着太子,心中各有思量。
&ldo;胤禛。&rdo;冷不防,康熙点了名。
&ldo;儿臣在。&rdo;
&ldo;小十四落水的事,是怎么回事?&rdo;
胤禩心头一跳,望向那人,却见他面沉如水,仿佛早就料到自己会被诘问。
&ldo;儿臣与十四弟嬉戏,失手将他推落下水,请皇阿玛降罪。&rdo;
康熙盯着他看了半晌,没有说话。
胤禩情知此时不能开口求情,否则只会弄巧成拙,便也只好兀自沉默。
&ldo;胤禛留下,其他人都出去。&rdo;
康熙发话,儿子们自然不敢不从。
太子张口欲言,顿了顿,却还是作罢,起身也出了去。
走在外头,大阿哥忍不住刺他一句:&ldo;太子今日面色不好啊,可是这段时日操劳国事所致?&rdo;
太子冷冷看了他一眼,出乎意料却没有反驳,转身便走。
大阿哥转头看向胤禩,拍拍他的肩膀,笑道:&ldo;有些日子不见,又长高了不少,什么时候跟大哥比比骑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