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看过该书有何感想,我看后是觉得鸡皮疙瘩一地。人怎么能无耻成这样。
这封曲意逢迎,歪曲事实,毫无廉耻的奏表恰对胡亥的胃口,没办法皇帝就好这口。答书上奏后,二世看了非常高兴。&ldo;下令,就这么办!&rdo;
沉疴难起的秦帝国,又经这剂猛药,越发病入膏肓。当时情况,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胡亥洋洋自得地说:&ldo;像这样才可称得上善于督责了。&rdo;
李老大大呼好险,所幸押对了庄。
在李老大努力自救的同时,赵当家也陷入深深的忧虑当中。局势的演变让赵高陡然意识到,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常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连李斯都有岌岌可危的时候,何况自己?
这个问题很严重。
架空胡亥
赵高自任郎中令,掌管秦内宫门户以来,一直在过着小人得志的糜烂生活,生活内容包括:整人,杀人。
这一切的目的,除了泄私愤,更重要的是为了和李老大争权。而此时,李斯资格派,赵高翻身派的矛盾已经激化。这个激化点就是现在的秦帝国,正处在风口浪尖,有灭亡的危险。一旦这个危险成为事实,那么谁能为这件事负责?皇帝吗?不可能。
皇帝做错事,黑锅大臣背,这是定律。
现在朝中能背得起这个天大黑锅的,除了两大派别无他选。
平心而论,秦帝国搞成这样,赵高必须要负责。这一点,赵高自己知道,一心想扳倒劲敌的李斯资格派当然也知道。
如果就在这时候,有人在胡亥耳边吹吹风说:皇帝陛下,您仔细想想,人民为什么要造反?不错,是因为他们吃不饱饭,对,也因为他们每天干活太辛苦,也对,还因为他们每天受罚顶不住。您再想想,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当初是谁建议能天子要拼命享乐,拼国家的命享乐,拼人民的命享乐。太对了,您真是天才皇帝,就是那个姓赵的。所以您看,您是一位这么有智慧的帝王,本来应该是不世明君,而现在竟然落得即为亡国之君的下场,您看您都是被那个姓赵的小人害的啊!
想到这番可能被胡亥听在耳中的话,赵高就觉得冷汗簌簌。
不行!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发生。
祸国殃民的黑锅谁背?既然这是个二选一的单选题,那么不好意思,我不想死,只好你死。
赵高经过反复的思考,终于有了对策。
他先打出了第一张牌。
次日,赵当家满脸忧国忧民的神情出现在胡亥面前。
胡亥吓一跳,忙问:郎中令有何事?
&ldo;唉,&rdo;赵高先叹息,增加忧虑指数,接着说,&ldo;陛下,近日来国家不安定。盗猖狂,这在始皇帝时候是从未出现过的。臣为国家、为陛下十分担忧,日日夜夜都在反思事情怎么会这样。&rdo;
这话让胡亥听得大为感动:&ldo;郎中令真是贤臣啊!说,说下去。&rdo;
赵高拱手又道:&ldo;臣追忆先皇的风采行事,思索多日终于得出一些心得。臣斗胆说出来,请陛下指正。
&ldo;天子之所以尊贵,臣子们之所以视君王若天若地无敢拂逆,那是因为凡是天子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人对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心存畏惧而不敢冒犯的。像是先帝就曾命人修筑甬道,以隔绝臣子,让臣子猜测不到天子行踪,下达政令也是只闻天子声,不谋天子颜。始皇帝自称为&lso;朕&rso;,也是为了彰显扩大这份神秘感。
&ldo;陛下,您看臣说得有没有道理?&rdo;
只要一提到嬴政,胡亥就会变得异常顺服。这几乎就是一种条件反射症状。从当日胡亥一登基就下令继续嬴政在世时的工程项目,且扩大规模,事事沿用嬴政时的旧习,例如公费旅游啊等,诸多方面就可以看出。对此,和胡亥相处多年的赵高非常清楚。
胡亥条件反射的原因,一是嬴政的余威,二则是嬴政的偶像效应。
父亲和儿子。但凡父亲的光芒太盛,盖过一切的时候,做儿子的一般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颓废消极,觉得自己这辈子都赶不上父亲,从而甘于平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虎父犬子;另一种振奋积极,觉得有了这样的父亲,自己应该超越他,从而真的做到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青出于蓝。
而胡亥却偏偏作出了特殊的第三种反应。他既敬畏崇拜嬴政,又想学嬴政超越嬴政,却偏偏学不全。最麻烦的是,他学会的都是嬴政的缺点:暴戾,自大,专横,而优点:军事天才,抱负恒心,义无反顾等竟集体错过。这种畸形的发展,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可恨,可悲!
胡亥此时的注意力早就因嬴政而高度集中,他连连点头称是。
赵高窃喜,继续忧国忧民说道:&ldo;刚才说的还是一部分原因。陛下您掌管天下,事头多责任大,您虽然天资聪慧,但毕竟年少缺少阅历啊。每天坐在大殿上面见朝臣,万一哪天说话行事不小心出个小纰漏,就会让大臣们看到短处。大臣们自然由此看轻陛下,时间一长,您的威仪必定受到影响。这消息再泄露出去,那么全天下人会怎么看您?这就是我分析的群盗猖狂的第二个原因。&rdo;
&ldo;那你说要怎么办?这个问题必须解决。&rdo;胡亥着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