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我 普写这个世界上下五千年 > 第290章(第1页)

第290章(第1页)

袭击美国的&ldo;飞象&rdo;

&ldo;飞象行动&rdo;是日本人搞的特种偷袭。早在1942年,日本陆军就在中国东北地区靠近苏联的边境上,偷偷施放过许多小型气球。气球上装着炸弹,借着风力,飞往苏联腹地。日本人用这种方法对纵深几百公里的区域进行偷袭。1943年中,日本进一步利用气球炸弹对美国本土进行偷袭,从此,&ldo;飞象行动&rdo;便全面开始了。

为使气球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本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气球必须有庞大的容积和必要的抗耐力;必须进行气象调查,弄清在这1万公里的亚同温层(即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中是否确实有西风。在日本陆军技术研究所和陆军中央气象部门的合作之下,日本制成了巨型气球炸弹。该弹高10米,气球直径5米,是用经过辣椒根强化的糯米纸糊成的。它利用从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冬季风为推动力。此时,日本国内及东西地区的辣椒根、鬼芋全被征用。每个气球需用600根纸条糊成球形。每生产1万个气球竟需要用几百万个劳动力。气球上备有高度调节器、炸弹、燃烧弹、无线电探空仪。它能发出电波,让基地测定气球炸弹的飞行踪迹,探测到达地点。

为了制作气球,日本占用了东京都内的国技馆、日本剧场、东宝剧场、国际剧场等等大建筑物,并动员了裱糊匠、女学生、女工、妓女参加这项工作。几百万人制成了大批巨大的氢气球炸弹。该气球在海平面高度上具有300公斤的升力,可升到3.3万英尺(10058.4米)高度,由喷射气流推动,以120英里时速向东飞去,48小时后可飞到美国的华盛顿、俄勒冈或蒙大拿州。

1944年9月25日,日本大本营下令组建施放气球的特种联队,由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直接指挥。主力联队部署在大津、勿来附近;其他联队部署在一宫、岩治、茂原、古间木等太平洋沿岸地区。10月25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向气球炸弹联队下达命令:攻击时间是1944年11月初到1945年3月为止。11月1日开始攻击。投下的爆炸物是炸弹与燃烧弹,其中有15千克炸弹7500个;5千克燃烧弹3万个;12千克燃烧弹7500个。日本施放的气球炸弹总数是1.5万个。1944年11月施放500个;12月施放3500个;1945年1月施放4500个;2月施放4500个;3月施放2000个。日本军方把这种特殊攻击称作&ldo;富号试验&rdo;,并下令这种&ldo;特殊攻击,对军内外均须保密。&rdo;&ldo;全部行动都在黎明、黄昏或夜间进行。&rdo;

日本方面的资料证实,从1944年11月1日起的半年时间里,日本千叶、茨城、福岛等县的气球炸弹发射场共投放了1.6万多个气球炸弹。

美国方面的档案资料也证实,当时到达美国本土的气球炸弹很多,曾经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引起过多次森林火灾,伤害了人及牲畜。美国方面担心这种攻击会引起国内外的恐惧,尤其担心日本会利用此项战果更大规模地开展&ldo;飞象行动&rdo;。因此,采取果断措施,严禁发表和传播有关&ldo;飞象行动&rdo;的一切消息。

电子干扰制造的大骗局

1944年6月5日-6日夜间,盟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当时,德国人深信盟军企图在法国的勒阿弗尔或加来海峡登陆。于是英国海军的18艘小型舰船以每小时7海里的速度直向勒阿弗尔北面一点的安梯福角驶去。每艘船后面拖着几个低飞的气球,这样便在敌人雷达屏幕上造成&ldo;大批军舰回波&rdo;。但是这样做还不够,因为敌人的雷达侦察后会很快发现这支舰队的规模是十分有限的。因此,盟军又出动12架飞机低空飞行,每隔1分钟撒下一大束铝箔薄片,致使敌人误认为有一支大型护航舰队正在徐徐向法国前进。同时,类似的活动也在波洛涅的方向进行。

在盟军真正登陆的地区,也在进行大规模干扰雷达的活动。24架盟军飞机载着干扰器,沿着敌人盘踞的长达50英里的海岸线,在距地面1.8万英尺的高空盘旋飞行,不停地干扰敌人设在瑟堡半岛的雷达站。这种网络式的干扰不仅掩护了盟军轰炸机的进攻,而且也阻止了敌人对大批登陆舰队的侦察。

这一蒙蔽战术运用得十分出色。德国人果真认为勒阿弗尔和波洛涅地区是受威胁最大的地区了,遂集中各种火力和探照灯保卫这些地区。他们还派出大量鱼雷艇冲向海面,企图拦截这支完全虚构的巨大护航队。那天晚上,盟军从空中和海上联合进行的大规模干扰活动,使敌人的雷达侦察兵处于混乱不堪的境地。当德国人弄清盟军舰队真正的进攻目标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一场大骗局,但为时已晚。德国人自从1942年在第厄普进行一次反登陆演习之后,就声称自己有办法对付盟军的任何登陆了。然而当1944年6月6日,盟军用6000艘舰船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德国人依然蒙在鼓里。在这关键时刻,德国的雷达兵被盟军的电子干扰愚弄了,致使他们误认为盟军会在勒阿弗尔和波洛涅地区登陆。这个设计巧妙的骗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干扰战的高潮。这场电子干扰与反干扰之战几乎整整打了4年之久。说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首先成功地发明了干扰雷达方法的是德国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