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太子,已经不是当初四面皆壁,无处伸展的太子了。
毕竟是圣人手把手教出来的储君,贾敬只是帮他打开了一个缺口,他自己就能很快打破所有枷锁,大展拳脚。
太子的身边,也逐渐聚集了许多有识之士。
这其中,有文臣,也有武将,渐渐的,他倚仗的人就不止贾敬一个了。
这对贾敬来说,其实是个好事。
因为他是想要太子日后登基的,那太子身边就不能有谁一家独大。
若不然,剩下的人为了利益的分割,也会对一家独大的那个群起而攻之。
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地把太子送上位,避免了被新君的清算,却又颠覆于同僚的倾轧。
因此,对于太子身边新晋得到重用的人,贾敬从来不妒忌,也从不以前辈的姿态拿捏人。
在太子面前,他更是对太子喜获良才美玉表示欢喜。
如此一来,太子反而更敬重他的人品,遇到大事也爱和他商量。
当然,这个时候,贾敬也是时刻告诫自己,不要贪功,不要贪一时之利,要把眼光放长远。
然后,他就多给别人表现的机会。
常言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
又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贾敬是个人,不是神,哪怕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也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总有些问题是他不擅长,而却有别人精通的。
所谓:献丑不如藏拙。
时间久了,那些同僚们不管喜欢不喜欢他的,都知道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轻易不会和他过不去。
贾敬因不能频繁地与太子接触,就更能察觉出他一次比一次更意气风发。
而贾敬最需要做的,就是联合几个有舌灿莲花之能的太子近臣,不时地提醒太子,不可骄狂,不可让圣人忌惮。
一晃数年过去了,连七皇子都娶了江苏布政使的女儿做王妃,三皇子一系的势力更加庞大。
而圣人也开始注意到了三皇子党,晋了七皇子的母亲为良妃,迁入景阳宫为一宫主位,意在分化三皇子与七皇子。
奈何,这两位皇子的势力纠葛太深,便是七皇子想和三哥撕撸开了单干,也怕一下子伤筋动骨。
而三皇子和党中骨干更不可能让七皇子分出去。
七皇子无奈,只得跟着三皇子,一条道走到黑了。
圣人见此,便想给太子加码,以免她被三皇子压制得太狠。
但太子却是个大孝子,朝堂之上什么事都以圣人为先,纵然自己有些想法,也是请教征询圣人的多。
总之就是一句话:当爹的还活得好好的,哪有儿子做主的道理?爹,您就多疼疼儿子,让儿子再偷懒几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