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知道的,没有太大的差别。
春满楼外,唐白和他谈条件时,他抢过永和郡王的供词,虽然撕碎了,却是看过一遍的。
一目十行,他知道了大概。
大皇子不知道从哪里得知消息,他去扬州游玩,实际上是带了皇上的密令。
只是,不知道是要给谁。
于是,派了永和郡王跟着。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永和郡王是大皇子的人,想着有个伴,正好掩人耳目。
他进了唐府没几天,永和郡王和大皇子暗自布下天罗地网,追杀他。
永和郡王装作他的模样,进了唐府。
唐子文自然能认出来,那不是他。
但是,都是督密使,也无妨。
谁知道,是大皇子派来的人。
永和郡王先是逼问密令的内容,自然是问不出。
随后,谈条件拉拢唐子文,也是未得逞。
最后,是威逼,唐子文没有回答。
永和郡王离开,唐子文自尽。
他怎么想,都觉得唐子文,真的不应该是大皇子逼死的。
毕竟,起兵造反也就是个死,他已经应了。
大皇子威逼利诱又如何?唐子文在此之前,就已经决意要起兵造反了不是吗?
到时候,反正也没答应大皇子的条件,他与大皇子撕破脸,也无妨。
永和郡王的造访,根本就不会至唐子文死亡。
至少他想不出任何缘由,会比造反之后,株连九族就更让人害怕。
唐子文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又怎么还会被大皇子威逼利诱不成,惊恐自尽?
所以,他才对唐白说,这是你爹自己的选择,跟大皇子和永和郡王无关。
毕竟,即便是告御状,唐子文也没有非死不可的理由。
他想不出所以然,对着唐白莹白的脸,轻声说了一句:“以唐大人的为人,我想,他更多的事,怕引起战争,百姓遭殃啊。”
这是唯一的解释。
大皇子不派永和郡王来,唐子文在接到皇上的密令之后,尚且能取得先机,找到六皇子,先发制人,说不定真的能一举成功,直捣京城勤王。
可是,大皇子已经知道了,知道了他收到密令,自然是一举一动都会被监视。
若是强行再起兵,双方定然是一场恶战,而且一段时间内,僵持不下。
那么,受苦的只有黎民百姓,天下苍生。
所以,唐大人忠君,却不得不放弃生命。
唐白的呼吸已经微弱起来,她的耳朵,却没有睡着,一句一句,顾少钧说的话,她都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