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城高高飘扬起青天白日旗。
一路向北,丝毫不做停留。直白些说,就是逃命,只不过那时至少还讲求个长幼有序。
独立三师的行军纵队位于整支军队的中后方,说是一个师,但所有人加在一起还不到两个团,并且半数以上带伤。怎么看,这都是一支败兵。
拴柱子还没只顾逃命,他每经过一座破败的村庄,都要仔细看看才肯催马再走。张志辉知道,拴柱子在寻找他的老家,一个叫&ldo;李家堡子&rdo;的村子。从关外挺进东北的时候,过了山海关拴柱子就是这样。虽然那时部队刚过山海关,离东北腹地还远。拴柱子的家,应该在东北平原的腹地,辽河流经那里。从地理上判断,辽北的四平应该离拴柱子的老家不远。现在,部队已经放弃了四平,一路向北战略性撤退,早把辽河远远抛在身后了。可是拴柱子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
拴柱子离家时尚年幼,一路讨饭南下,甚至都不知自己是怎么入的关又是怎么找见的东北军。关于家乡的一切,在拴柱子的脑海里恐怕只有模糊的影像,却又能让一个满身战争创伤的人在回忆中找寻到一丝甜蜜和温存。张志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他的朋友带着绝望的伤感的期盼,略显无助的在东北的原野上寻找着他那早已不在的家乡村落。
应该理解拴柱子。张志辉这样想道。谁没有故乡?谁没有亲人?这些年浴血拼杀,多少次与死神擦身而过,为的就是回到故乡过安稳日子。拴柱子的家被日本鬼子毁了,为报家仇而从军的拴柱子,九死一生终于活了下来,鬼子走了,拴柱子也应该寻找他的故乡了。他说过,他要回家,去看看罹难的亲友,告诉他们,他们的血仇已经报了。尽管他此时的一些想法和行为近乎病态,十分的不正常,但他最需要的不是提醒或呵斥。要知道,他的一些行为和做法,与刚刚打了败仗有很大的关系,不能让他再受刺激。士气高昂的时候,大家想的当然是继续打下去,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还劳苦大众一个朗朗青天。打了败仗,&ldo;家&rdo;这个概念甚至会动摇最坚定的信仰,却又是那么的重要,绝不可以忘掉!
和张志辉一样,洪江河也在默默关注着拴柱子。李家堡子已经不存在了,这谁都知道。那么,再去找,有什么意义?洪江河想,别断了拴柱子的念想,尤其是在这种时候。一个仿佛在梦游的人,最忌讳马上将其叫醒。洪江河需要的是一个骁勇善战、临危不惧的主力团团长,而不是一个崩溃的农村青年,一个失去了所有亲友、孑然一身的绝望孤儿。
队伍,一路向北,一刻不停。
第六十章
更新时间2012-05-0214:25:21字数7373
地处大兴安岭边缘的小村庄梨树园子是一座仅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整个村子里连一家可被称为&ldo;富农&rdo;的住户都没有。日伪多年的残暴统治和附近土匪绺子的祸害,使得这座村庄和当时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满目苍夷。
民国35年7月的一天,村里贫农家的憨娃刚把羊群赶上村南头长满绿草的山梁,就见远处一支打着红旗身穿土黄色军服的队伍疾驰而来。憨娃看愣了,小日本滚蛋后,除了北边来的被大人们称为&ldo;老毛子&rdo;的兵路过梨树园子,此地扛枪的只有北面山上的那群号称&ldo;熊狼山&rdo;的土匪绺子。这群羊,是给绺子大当家熊志斌准备的下酒菜。
憨娃愣在原地,那支队伍眨眼的工夫已来到近前。
拴柱子和张志辉勒住马并示意身后的队伍停止前进。
&ldo;孩子,这地方是梨树园子吗?&rdo;
憨娃只是呆愣愣的看着拴柱子和张志辉腰间的快慢机。这孩子怕是给吓到了,拴柱子和善地笑笑,问:&ldo;娃子,你们村管事儿的呢?&rdo;
憨娃扔下羊群就往村子里跑。拴柱子纳闷地看看张志辉,张志辉故意看向别处偷笑。拴柱子自语道:&ldo;俺长得像黑山老妖?这娃子蹽得那么快是被俺吓的?&rdo;
看了看那几十只羊,拴柱子对岳兴国说:&ldo;三芽子,让人圈住了羊,别让老乡受损失。&rdo;
岳兴国答应了一声转身去办事,拴柱子命令部队原地休息,不要擅自进村子扰民。满身征尘、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放着好好一座村子不能进,确实挺委屈。谁让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呢?决不能扰民,不能破坏军民关系,再苦再累,人家没让你进村子,你就不能进。战士们成群的聚在一起休息。
拴柱子和张志辉刚找了块阴凉的地方坐下并点上烟,就看一副乡绅打扮的老人带着一群村民急匆匆赶来,好多村民好像是从自家地里被紧急招来的。不过,村民们带着的可都是好东西,整整一马车的白面,整扇整扇的猪肉。拴柱子和张志辉给闹愣了,东北老乡豪爽,可也没这么豪爽吧?
&ldo;军爷赏光来到俺们这穷乡僻壤,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军爷辛苦!乡亲们的一点儿意思,军爷别嫌少。&rdo;
张志辉低语道:&ldo;嘿,这真好,好久没吃细粮了,肚子早抗议啦。&rdo;
拴柱子说:&ldo;想啥美事呢?咱这次来是协助地方政府土改,并剿灭危害一方的胡子。咱是吃席来啦?&rdo;
见军人们暂时没反应,老乡绅又说:&ldo;军爷要是嫌少,那俺这就让乡亲们再去准备些。毕竟太匆忙啦,军爷来之前没打招呼……&rdo;